北安城,成佇列的左騎軍軍士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正在緩緩地出城。 不少男女老幼站在了屋簷下,望著這些從眼前走過的軍士,滿臉的不捨。 “孩子,煮熟的雞蛋,在路上吃!” “別餓肚子!” 有老大娘將挎著竹籃,將幾個雞蛋硬塞給了一名左騎軍軍士。 軍士忙推辭說:“大娘,這雞蛋您留著吧,我們軍中有乾糧, 餓不著肚子的。” 大娘沒好氣地又將雞蛋塞進了軍士的衣兜裡。 “我知道你們有乾糧。”大娘道:“可這雞蛋是我的一片心意。” “大娘,我真的不能要,我們有軍法,不能私自收受你們的東西......”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倔呢!” “我是外人嗎?” 大娘氣鼓鼓地說:“你們隔三差五的照顧我的餛飩攤的生意,我將你們將我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 “你將雞蛋拿著,吃得飽飽的,多打勝仗!” 大娘叮囑說:“等你們回來了,再來照顧我的生意。” “大娘,我給你錢。” 這左騎軍的軍士忤逆不過大娘,只好收下了煮熟的雞蛋,不過他掏出了十多枚銅板,遞給了大娘。 “你這孩子,給我錢幹什麼?” “趕緊收回去!” 這個時候,一名隊監走了過來。 隊監微笑著對大娘說道:“大娘,你要是不收他的錢的話,他會被軍法處置的。” “你收下吧,不然的話,那就是害他。” 軍士也忙將十多枚銅板塞到了大娘的手裡說:“大娘,你就收下吧。” “這,我怎麼能要錢呢。” 大娘握著十多枚銅板,還想還回去,那軍士卻快步跟上了隊伍。 “大娘,等我打仗回來,我還照顧你的生意!” “孩子,你別跑啊!” 大娘緊追了幾步,可是那軍士卻跑得飛快,混入了隊伍中,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大娘握著銅板站在屋簷下,眼眶中泛著淚花。 “多好的孩子啊。” 大娘望著一隊隊從身邊走過的左騎軍軍士,擦著自己的眼淚,感動不已。 以往左騎軍駐防陳州的時候,大都督是劉淵。 劉淵家族和下邊的將領光顧著自己撈銀子,對底層軍士欺壓盤剝嚴重,軍餉都拿不足。 軍士們不敢忤逆軍官,他們只好去欺負更弱小的百姓。 偷盜搶掠,吃白食那都是家常便飯。 所以那個時候左騎軍在陳州的名聲很差,人人避之不及,覺得左騎軍是禍害。 可隨著張雲川執掌左騎軍後,將原左騎軍進行了大力的裁撤淘汰,僅僅留下數千青壯縮編為一營兵馬。 餘下的各營則是他從巡防軍那邊帶過來的。 經過張雲川的一番整頓後,左騎軍變得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他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為改觀。 他們在操練之餘,也經常協助當地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一時間百姓交口稱讚。 這一次復州大軍壓境,臨川府的巡防軍等兵馬不一定擋得住。 參將曹順奉命率部開赴陳州和臨川府邊界地區駐防,以策應巡防軍作戰。 他除了在北安城和建安城留下了千餘兵馬守衛外,自己親自率領主力開赴前線。 大軍開赴前線,百姓知曉後,他們都自發的將家裡的乾糧,瓜果、熟雞蛋等拿出來,為大軍送行。 希望大軍能夠打勝仗,早日歸來。 畢竟現在的左騎軍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的左騎軍整飭地方秩序,懲治地痞惡霸,成為了窮苦百姓子弟兵,百姓自然很擁護。 面對沿街百姓的送行和祝福,列隊前進的左騎軍軍士們內心裡升起了一股莫名的自豪情緒。 他們一個個昂首挺胸,步伐越發的整齊有力,彷彿憑空多了幾分力量一般。 參將率領統帥的四千野戰軍士和兩千輜重營軍士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北安城,開赴前線。 他們離開北安城後,數隊哨騎就撒了出去,為大軍探路和刺探左右兩側的敵情。 他們這一支軍隊是由巡防軍調入左騎軍的。 他們曾經和山賊、叛軍多次交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晌午的時候,大軍抵達了一個小村莊臨時停下來休整。 軍士們以隊為單位,埋鍋造飯,秩序井然。 參將曹順、校尉林威、監軍胡平安、軍法官耿二和副尉們聚集在一顆大樹下,對上午行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 “報!” 正當他們在低聲交談的時候,一名騎馬的左騎軍軍士從隊伍的後方追了上來。 “參將大人,出大事兒了!” 這軍士翻身下馬,奔到了曹順他們跟前,神情焦急。 參將曹順不急不緩地問:“出什麼事兒了?” 軍士語速很快地道:“東義鎮那邊出現了大股水寇,約有數千人!” “現在東義鎮已經被水寇攻陷,周邊的幾個村子也完了!” “如今大股水寇正在朝著北安城進逼!”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