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科長,旅長線上上。”
通訊兵揹著電臺跑過來,將話筒遞到還沒靈魂歸位的鄒文彪。
“旅長?”
鄒文彪猛地抓過電話。
“旅長,導演部這是亂來啊,我們的車還沒完卸完,就已經被判定損失65%,只是一次空襲,我們也按照……”
“行了,我知道了。”
旅長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導演部已經通知我們了。”
“啊?”鄒文彪再一次震驚。
“現在,導演部指示,戰場情況發生變化,原定的演習地域有變化,命令馬上組織剩餘未受損的坦克採取履帶行軍的方式移動到211號地域集結,時間為兩晝夜,這是命令,務必在指定時間內到達。”
“211?”
“沒錯,立即執行!”
“是!”
通話結束,鄒文彪馬上從自己的作戰包裡拿出北斗定位系統,將211的座標輸入,查詢。
一看,傻眼了,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老鄒,怎麼了?”
上尉滿頭大汗跑過來。
“坦克都卸好了,我們可以出發了,應該可以在規定時間裡趕到預定集結地。”
“集結地變了。”鄒文彪一邊說,一邊揉了揉自己的雙眼,盯著北斗系統上的座標和路徑。
“變了?”上尉有些意外:“變到哪去了?”
鄒文彪指指螢幕上的座標。
上尉一看,眼睛圓了。
“230公里!?”
他看了一眼鄒文彪:“怎麼走?又要裝車?時間我怕來不及啊!”
上尉的意思很明顯。
坦克裝在特殊車輛上,拉到集結地,這是通常會採用的方式。
“不,是履帶強行軍。”鄒文彪的聲音有些發顫。
“履帶行軍?!”上尉的震驚一點不比鄒文彪少:“瘋了啊!這特麼到了集結地,人都廢了。”
也許在普通人看來,認為兩晝夜跑了230公里只是一件十分稀鬆平常的事情。
因為按照數學計算下來,意味著平均每小時速度不到5公里,而按大家的常識,徒步強行軍速度為5公里,這些裝甲車的開進速度還不如徒步的速度快?
這似乎聽起來有些扯淡。
按照理論數值計算,坦克加滿油至少也能跑個400公里左右。
可是在實際作戰中,在野外的駕駛狀態下,這個數值會大大降低,實際可能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已。
這並不是裝備的問題。
首先說說油耗和補給,北歐某國使用的是豹2坦克,他們釋出過一組研究資料,豹2坦克一升油也就能跑100多米,以此計算下來,跑100公里差不多需要1000升油。
也就是說,跑出一百來公里,就要加一次油。而且,坦克一般在野外連續行駛10個小時就要停下加油、檢修,否則裝備就要完蛋。
如果按照這個耗油量計算,跑一百來公里還真不是什麼奇事。
在重型裝甲部隊服過役的老兵都有經驗。一般履帶行軍最遠不到100公里。
別小看這100公里,這可不是坐在勞斯萊斯和寶馬上開一百公里,也不是坐在相對靈活和越野舒適性更強的輪式步戰車裡開上一百公里,而是坐在一臺以作戰為主的重型裝甲裝置裡走100公里。
這臺鋼鐵怪獸可沒有什麼舒適度可言,沒有什麼人體工學坐墊,沒有什麼精心調校的避震。
它有的只是皮實,耐操和強大的攻擊力以及防護能力。
重型的裝甲部隊超過100公里的履帶行軍下來之後,駕駛員往往已經從駕駛艙裡出不來了,是被別人拖出來的。從這樣的兩個經歷中就可以看到,在越野環境下履帶行軍的難度有多大。
因此,有膽量組織這種長達200多公里的連續履帶行軍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是對一支裝甲部隊的最嚴苛的考驗。
在這種強度的履帶行軍狀態下,裝備故障率會瘋狂飆升,這也是為什麼鄒文彪感到脊背發涼的原因。
就算人能熬得住,坦克都熬不住。
這不是在行軍,這是在拼命!
但事已至此,毫無選擇。
作為軍人,戰場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選擇。
只有適應戰場,沒有讓戰場適應軍人的理由!
鄒文彪對上尉說:“這是命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