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4章 慰問

林清影來了臨海的兩天後,每天都陪著自己的未婚妻和未來大舅哥一起去南灣島上考察場地,也去參觀了朱德康的養殖公司。

要說這王釗副市長還是挺有眼光的。朱德康是本地的養殖大戶,是土生土長起來的本地企業,雖說在本地,甚至在F省,他的養殖企業都頗有名氣。

但畢竟有些侷限。

侷限就是他海外市場並沒有開拓,都依靠內銷。

國內人口多,市場潛力大,按說內銷也挺好。

但到了一定程度,限於市場份額的問題,銷售就上不去。

這也是一個制約。

之所以王釗想撮合林建軍和朱德康之間的合作,不僅僅因為同窗友誼,而是看中了林家的海外拓展能力。

林建軍是搞醫療器材生意的,不光國內的器械,國外也同樣做,所以對於海外市場有一定了解,加上林清影多年來都在國外生活和唸書,無論是眼光還是能力,都有助於幫朱德康拓展海外銷路。

而且一方資金雄厚而且有海外人脈,而另一方則有技術和本地優勢,合作起來算是強強聯手。

兩天的連續考察下來,雙方都很滿意。

加上朱德康和莊嚴之間的關係,合作更是談的十分愉快。

其實,這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局面。

對於林建軍來說,多年的醫療事業做得風聲水起,極具規模,也向多元化一下,畢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加上自己最疼愛的妹妹林清影未來可能要在臨海市紮根很長一段時間,作為哥哥的林建軍也看不得妹妹去給人打工,乾脆投資一比讓林清影有所作為。

對於朱德康來說,自己的養殖公司遇到了發展瓶頸,做生意這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發展就要趁自己還年富力強,趁自己的企業還處於最佳財務狀況下進行新的專案投資。

和林家兄妹的合作,恰恰是他求之不得的資源互補。

而對於副師長王釗來說,這是一筆牽涉到南灣島未來數十年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

南灣島屬城關鎮管轄,是臨海市附近最大的島嶼,周圍還有三個面積相對較小的小島。

島上有十二萬居民,海產豐富,有著極其純淨無汙染而且適合養殖的海域,海洋環境資源非常優秀。

由於地理條件所限,城關鎮經濟發展一直在全市墊底,已經成了市領導最頭疼的一片區域。

這些年,當地人大政協還有相關的部門領導都提出過不少盤活城關鎮經濟,拉昇臨海整體GDP增長的方案。

到最後其實還是一個原因——交通。

從臨海市區到城關鎮本來就要開兩小時的車,到了那裡還要坐一小時的船才能到南灣島,要致富,先修路,要富島,先修橋。

交通便利了,基礎才算是夯實了,發展經濟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但是投資建橋,涉及的資金是好幾個億。

光靠臨海市這種三線城市的地方財政是搞不定的,要向省裡伸手要專項資金,那人家省裡管財政的人也不是個傻子。

花幾個億,投資在一座聯通偏僻島嶼的大橋上,試問未來都投資怎麼回收?

這件事早在王釗還沒到臨海走馬上任之前就已經讓讓多年了,大家都知道要盤活城關鎮,盤活南灣島及其周圍的島嶼,就必須修橋。

橋只要修到南灣島上,不光讓南灣島本身的交通便捷起來,更能讓周圍的幾個島都受益,能降低海產品運輸的成本。

可是大家都知道病症在哪,卻沒人有能力下刀子。

王釗到了臨海市之後,研究過了以往所有關於修橋的方案,最後想出了一個最好的辦法。

既然省財政不肯撥款是因為南灣島沒有經濟發展前途的原因,擔心投入打水漂,那麼可以想一個三方合作的最優辦法——引進一家願意在南灣島投資的大企業,將南灣島上的土地50年使用許可權作為交換,讓企業出資一部分;然後市裡財政出資一個部分,有了大投資專案,將這個拿到省裡爭取一下,讓省裡財政從專項扶貧基金中撥款出資一部分。

三方合作,資金壓力都會減少,而且對三方都有利——企業獲得土地使用權,市政府盤活了南灣島經濟,甚至可以帶動城關鎮附近一片的經濟,如果專案發展好,甚至可以輻射周圍縣區;省財政也減輕了撥款的負擔,何況有大企業進駐,未來當地養殖業、旅遊業發展起來,這筆投資同樣可以獲得回報。

方案十分妙,市長聽了都直呼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