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的糾結難受。
蕭樾知道這個疙瘩在他心中必然永遠存在,只不過現在他給出的理由,已經足以勸服梁元旭,所以也就懶得浪費口水與他多說。
梁元旭又在他這坐了許久,方才撐著力氣起身告辭了。
雷鳴覺得很神奇:“這就……成了?”
這位景王也太好忽悠了吧?
蕭樾橫了他一眼,冷笑:“與其說他是被本王說服了,倒不如說他是看清楚了現狀,因為……本王說的都是事實,梁帝就是這般打算的。所以,梁元旭他這不是相信本王,而是相信他的自己的眼睛和感覺,相信他那個父皇……是絕對不會讓梁晉那小子繼承大統的。”
一個自幼就被皇室厭棄和放逐的孩子,真的是隻在玉牒上虛有個名字而已。
老皇帝又不是沒有別的選擇了,會讓他繼承大統?
本來,就算是拿來當擋箭牌,他都不夠資格的,只是,老皇帝認定了他蕭樾就是要跟他要儲君做人質的,必然不接受隨便的敷衍和糊弄。
立嫡立長,只有將梁晉推出來頂了這個位子,才能完全堵住他的嘴巴,讓他挑不出毛病,無話可說。
那老皇帝自以為機智,卻恍然不知他這所謂智計無雙的一步棋,本就是經過旁人提前策劃算計好的……
只等他落子罷了。
東宮梁元軒那邊停靈七日就送去王陵安葬了,之後就是皇太孫的冊封大典。
老皇帝是真的在賣力的演戲,為了做出他是正經冊立儲君的誠意來,將給梁晉的冊封典禮辦的十分盛大。迅速蓋過了東宮辦後事的風頭。
上任太子叱吒朝堂威風凜凜存在了十餘年,只在一夕之間就化為泡影,迅速的煙消雲散了。
當然,因為這位新儲君的人選實在是太叫人意外了,朝臣之中就很是有些反對之音,但也誠如蕭樾預料中的那樣,老皇帝只將“立嫡立長”的口號往外一拋,那群臣子們就都只能立刻閉了嘴。
當年梁元斌雖然庸碌,並不是很得老皇帝的器重,還很是做過一些讓老皇帝不喜的事出來,但畢竟身上沒有原則性的汙點,他是皇帝的嫡長子,梁晉又是他唯一的兒子,並且是嫡子,如此上位也算清清白白。
冊封大典的當夜,宮中大擺筵席,蕭樾也在受邀之列。
並且為了逐一兌現對蕭樾的承諾,宜華長公主也於近日被從淑景軒遷出,重新安置在了毓秀宮。
下午蕭樾早一個時辰進宮,先去見了她。
------題外話------
嗯,又一個躺贏的撿漏王上位,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