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燕廷襄慢慢地說道:“那一年胡氏入宮,正是二八年華。胡氏是刑部左侍郎家的庶女,本是沒資格入宮宴的,因為她是京城之內聞名的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那年太后壽辰,她得了傳召,於太后跟前獻藝時更是被陛下一眼看中,納入了後宮。胡氏初入宮廷就被封了貴人,這已經是難得的殊榮了,可偏偏她還有能耐……先帝子嗣單薄,即使當時已經年過不惑,膝下也不過只有一子二女,胡氏因為有才情,本就十分得寵,進宮不過數月就又懷了身孕,可想而知,陛下自然喜不自勝,對她更是寶貝的緊,即刻就賜了她妃位,他在宮中更是達到了專寵的地步。胡氏臨盆,是在次年的七月初,按照慣例,陛下是要攜後宮往行宮避暑的。當時胡氏的月份大了,為了保險起見自然不能成行,陛下雖然也有意留在京城陪她生產,但又顧念著太后熬不住那樣的盛夏,最後還是移駕去了行宮。”
燕廷襄透露出來的這些訊息和她之前在街頭打聽出來的差不多,不過風七還是微微詫異:“原來民間傳言竟是真的,就因為燕皇陛下不在宮中才導致了一時疏忽,讓貴妃在生產當夜弄丟了皇子?”
燕廷襄唇角帶著絲冷笑,嘲諷的看了她一眼:“胡氏人在宮中,說是有人伺機偷嬰兒,這話不覺得可笑麼?”
風七默然。
是了!那是在守衛森嚴的宮裡,又有各方眼線無數,胡氏當時已經高居妃位,身邊不可能沒有心腹,而且她在即將臨盆的關鍵時期,必然也會更加小心,怎麼就會叫人從她手上擄走了剛出生的孩子?
“這麼說來是外間傳言和實事有出入?”風七大膽的揣測。
燕廷襄沒說話,算是預設,停頓了片刻才又繼續說道:“陛下去了行宮,百官朝臣不可能全部隨行,當年的太子已經及冠,早就開始輔佐理政,那年夏天也是太子燕霆留在了宮中坐鎮……”
他的話到這裡,風七卻有點坐不住了,倉促的站起來:“北燕的太子也是死於那一年,難道是……”
是那兩件事有什麼牽連麼?
百姓們口中說的是那一年帝京裡禍不單行,先是剛出世的二皇子被人擄走,下落不明,緊跟著太子又暴病而亡……
皇帝膝下就那麼兩個兒子,數月之內全都去了,並且太子也沒有留下子嗣,以至於直到了今天北燕的皇位都後繼無人,這件事才會讓百姓如今提起來都還唏噓著記憶猶新。
燕廷襄道:“宮中皇子被擄失蹤之後,陛下火回鸞,並且親降了聖旨幾乎將整個北燕都翻過來了,大肆搜尋。可是怎麼會有人有能力闖入宮中搶走皇子呢?逐層追查下去,太子燕霆成了眾矢之的……只不過被拿住的那個所謂做內應的宮人當場自戕,死無對證,太子又抵死否認,再加上太子一貫的行事也算中規中矩,又有皇后和整個何氏一族聯合了大批的朝臣出面保他……可能還是因為陛下膝下子嗣單薄的緣故,那時他雖是在盛怒之下,可失蹤的皇子遲遲沒能找到,他就只是暫時秘密軟禁了太子,倒是沒有馬上定罪。事情一直拖了幾個月,眼見著年關將近,如果年終的祭典上太子還不能被放出來,那麼這個太子不廢也得廢了。不僅是皇后娘娘著急,整個朝堂之上都人心惶惶,奏請皇帝最後定奪的奏摺雪花似的不斷往宮裡送,許是因為他們逼得太緊反而適得其反,陛下盛怒之下真的就下了一道將太子貶為庶人的聖旨。”
風七聽到這裡,就越糊塗了起來:“可是我沒聽說前太子有被廢黜過啊?”
燕廷襄笑了下:“那是因為這道旨意還沒送到東宮太子就提前得到了訊息,他自知大勢已去,心灰意冷,便就留下血書一封,飲恨自盡了!”
“什麼?前太子不是因病亡故而是自戕而亡?”風七不由的倒抽一口涼氣。
北燕皇室的這樁舊事里居然還藏著這樣的隱情?
燕廷襄點頭:“因為當初聖旨還沒來得及出宮太子那邊就出事了,所以真正知道有這道旨意的沒幾個人,除了皇后娘娘和幾位閣臣,再就是我祖父和已故的陳王了。太子死也沒有認罪,陛下大概當時也是猶豫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冤了他,後來便焚了那道旨意,只對外宣稱太子是病故的。”
風七到底不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對這樣重大的訊息消化起來很是要花費些力氣,震驚的半天沒有做聲。
不過話已至此,燕廷襄倒似是也覺得沒有了藏著掖著的必要,反而多了幾分興致,繼續把後面的話說完:“陛下和皇后娘娘之間的情分在那之前不過爾爾,自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