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搞工商業嗎?
可是我想問一句,若每年再有十個蘇州府的棉布產出,然後都投入到市場上,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棉布廉價如木柴。
你會看到那些賣不出布的紡織廠主拿棉布當柴燒。
市場容納能力有限。
大明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裡,早已經形成了平衡,每年蘇松的紡織廠產出多少棉布,每年大明老百姓需要購買多少棉布,儘管沒有人去算,但市場已經自動調整到了平衡。紡織廠增加了,棉布價格就會下跌,這時候就會有撐不住的退出,然後再一次回到平衡,同樣買布的人增加了,棉布價格就會上漲,紡織廠主會增加織布機數量生產更多棉布。
兩百多年了,一切都由市場這隻手在控制著。
那麼突然增加十倍呢?
賣給誰?”
楊信說道。
“海外?”
徐光啟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這個世界上最多五萬萬人口,其中三分之一在大明,剩下僅次於大明的是原本天竺一帶,歐洲人稱那裡為印度,目前一堆『亂』七八糟國家,最大的莫臥兒帝國。這些所有國家加起來總人口大概超過一萬萬,但絕大多數是赤貧,類似咱們的流民,命比牲畜還賤,而且和咱們的內陸鄉村一樣,都在依靠手工紡紗織布,還是重要棉產區。
就算我們的棉布更好,這片土地上有錢買我們棉布的人不會超過一千萬,事實上他們絕大多數人連本地產的布都不一定買得起。
而這是唯一一塊人口超過一萬萬的土地。
至於泰西。
荷蘭只有一百六十萬人口。
整個泰西加起來,估計也就是不到一萬萬,他們自己同樣在試圖用紡織業進入工業時代。
剩下還有非洲。
那裡的人根本就不穿衣服。
他們絕大多數還是蠻荒中,幾乎與野獸無異。
那麼蘇州府的棉布產量增加十倍後賣給誰?賣給赤貧的印度人,還是賣給拼命向外出口的泰西人?亦或根本不穿衣服的非洲?我們外面的確還有很多人口,但可惜,能有錢買衣服的人很少,還有根本不穿的,還有自己也在向外賣的。
工商業?
整個世界的棉布市場加起來,都不夠養活十個蘇州的。”
楊信說道。
真養不活。
大英帝國需要用大炮轟開一個個市場的時候,整個英國總共只有幾十萬紡織工人,而目前的蘇州有多少機戶?整個蘇州城幾乎半個城市,蘇州城的北和東兩個城區,幾乎可以說清一『色』的機戶,保守估計超過五十萬人口依靠紡織業生活。
他們的確不是大工業,不是蒸汽機和工業。
可他們有龐大的數量。
而這僅僅是蘇州城,整個蘇州府就更多了,甚至僅僅盛澤一個鎮就號稱日出萬綢,衣被天下。
擴大十倍的結果是什麼?
經濟危機。
依靠出口?
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在大明,剩下三分之二多半赤貧,為什麼大明反而大量向美洲出口麻布?就是那裡的印第安人買不起棉布,廉價的麻布更符合他們的消費水平。而剩下能買得起衣服的都在自己出產,甚至歐洲的紡織業還在做同樣的事情,這個國家根本不需要用大工業出口來賺錢。
因為大明靠著手工業的規模,已經達到了類似的目的,世界的白銀都在流入大明,英國人用艦炮和蒸汽機實現的理想,大明這邊躺著就實現了。
這個國家暫時不需要工業革命。
她需要農業革命。
她也不缺銀子。
她只缺糧食。
英國的工業化靠的是整個世界十幾億人口,支撐他們的不到一千萬人口來實現工業化,大明想用也就五億的世界人口來支撐一個超過一億五千萬人口的國家工業化……
世界表示你搞笑呢?
一億五千萬?
光一個南直隸都支撐不了。
就目前的世界人口,恐怕也就能支撐蘇松常三府工業化。
“但打土豪分田地就能解決問題?”
徐光啟說道。
“是的,因為打土豪分田地讓目前大明所有人,都能穿得起新衣服,甚至每年還可以穿不只一身新衣服,今年蘇州布商向昭義市出售的棉布數量比過去暴漲一倍。
因為那些買不起布的人,分了田之後都買的起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