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興了。
賈伍當時害怕恐懼,既害怕賈大郎,也恐懼趙山死的事被人知道。
他就稀裡糊塗的幫著賈大郎處理掉屍體,從那以後,賈家的天就翻了一個個,由賈大郎當家做主了,賈伍再沒敢對賈大郎下狠手。
就是有時候忍不住和他打起來,也不敢出太大的力氣,怕把他逼狠了拿刀砍人。
賈母和幾個孩子的日子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慢慢變好的。
白善目光沉沉,讓人帶著賈伍去大井村附近的林子裡起屍骨,趙家人跟著一起。
趙家這才痛哭出聲,也不知是真的哭還是假的哭,反正就是哭聲震天,他們不敢找賈大郎,便找賈伍要打他,喊著還他們家的趙山來。
董縣尉撇了撇嘴,忍不住道:“真還給他們趙山,只怕他們會哭得更慘。”
白善瞥了他一眼,董縣尉立即收聲,彎腰笑道:“大人,下官錯了,不論是好人惡人,都不應該被個人所殺,有事該找我們縣衙才是。”
這也是這個案子下來後白善給董縣尉及衙役們的要求,一定要宣揚這個思想。
“什麼父毆子,毆妻就不犯法,此也有違公序良俗,一樣是違法的,父親不慈,為夫不尊,除家族外,還有縣衙可理,”為此,白善還招來了各里里正,嚴正的要求他們,“若鄉里家族不能約束好人,便把人報到縣衙來,縣衙自會肅清邪惡,以正風氣。”
“不要以為父親毆打兒子,丈夫毆打妻子只是家中小事,只看賈大郎一人的事便知,家中風氣不好,勢必會影響到家族,家族便會影響到裡,進而影響到附近能聽到、看見這件事的十里八鄉……”
白善道:“縣由裡組成,裡由家族和百戶組成,因此當中的每一戶都不得輕忽。”
這樣的情況下,最近敢動手打老婆兒子的人少了不少。
當然,大晉的很多家庭還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白善也沒嚴格要求說當爹的就是不能打兒子。
“打”前面還加了一個“毆”呢,白善決定回頭巡視鄉里的時候要特意講解一下“度”和“相互尊重”這兩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