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豈不是變了現在漕運的路線?’
本來不太往心裡去的太子微微坐直了身體,思考起來,“這樣一來,再把官鹽出去的渡口立在萊州就不方便了。”
畢竟青州這邊他有白善可用,萊州那邊,他可不太熟。
白善連連點頭,目光炯炯的看著太子。
太子沉吟道:“但這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辦到的事,沒有四五年,甚至五六年,很難形成規模。”
白善略一思索便咬牙道:“臣願留在此處,一直到此事做成再離開。”
太子挑眉,“你真願意在這裡留個五六年?”
以白善的能力和資歷,他外放就是出來積累經驗的,加上他現在又有了曬鹽法的功勞,就是現在升職離開也沒人說什麼。
不過他外放的目的是歷練,不會這麼早走,但太子和皇帝一開始給他做的規劃也是三年。
三年之後,他便可調往其他地方繼續歷練,要在北海縣留六年……
太子微微一笑,頷首道:“既如此,孤就應下了,不就是建渡口嗎?你建吧。”
寧御史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提醒道:“殿下,此事得戶部和工部核准。”
聽白善那打算,顯然不是一個小渡口,那就不是青州給錢,而是要從國庫撥款了。
白善覺得要等國庫撥款,那不知要等多長時間呢,因此暗示道:“或許青州可以預支一部分。”
太子果然很感興趣,身體前傾,“哦?”
白善就頂著寧御史“你個奸佞”的目光和太子道:“現在於是夏天,夏收和秋收在即,過後便是稅款,要是國庫一時拿不出錢來,可以從青州這邊預支一部分。”
也就是說,把青州理應上交給國庫的東西先支用了,其實還是算國庫出錢,只是省略了一道先送往國庫,再由國庫撥出來的過程。
太子覺得這個法子不錯,於是頷首同意。
當然,是他同意了,實際上能不能做成還得看皇帝和朝中諸位大公的意思,不過白善也爭取到了太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