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7章 “晉”在咫尺1

【“晉”在咫尺】 如同前輩柴榮、趙匡胤一樣,趙光義需要透過一場對外戰爭鍛鍊自己的隊伍,消除朝廷內外對自己的質疑。趙光義同樣選擇了御駕親征。 979年正月,以潘美掛帥北伐總司令(北路都招討使),崔彥進、曹翰、李漢瓊、劉遇分別率部包圍太原城;米信、田重進等各率所部作為圍城第二梯隊;郭進駐防石嶺關,負責阻擊遼國援軍;其他將士各有差遣,不必細表。 在為潘美等餞行時,趙光義照例對潘美“親授方略”。當時劉鋹(南漢)、錢弘俶(吳越國)、陳洪進(泉州)等也出席了餞行酒宴,就是在這次宴會上,劉鋹不知羞恥地舉杯祝福趙光義,說大宋威武,四方僭越之人才有幸在此歡聚一堂,過不了幾天,北漢劉繼元也會加入到我們這個圈子裡,到時候皇上務必讓我來當“僭偽朋友圈”的管理員(諸國降王長)啊! 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趙光義笑得尤為開心,想必錢弘俶、陳洪進等應該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夏州也出兵了,配合王師攻打北漢。在趙匡胤“三徵北漢”時,夏州也曾派兵。但千萬不要以為夏州是吳越國那樣的友軍,在不久之後,夏州將正式宣佈獨立,建立了“西夏”,與宋、遼形成了三足鼎立,多次與大宋爆發大戰,讓大宋吃盡了苦頭。夏州名義上是幫朝廷討伐北漢,實際則是趁火打劫,藉機壯大夏州勢力。 至於糧草轉運方面,除了前線的河北等地,大宋還徵調了今天的山東、河南等省份的糧草,舉全國之力。得利於後周以來的水利疏通和維護,大宋的戰略投送能力驚人的強大,軍隊和補給源源不斷地閃現到太原城下。 次月(2月),在安排好國內事務後,趙光義御駕親征,趕赴太原前線。 面對氣勢洶洶的宋軍,北漢的做法還是老一套:關門,喊爹。 契丹的做法就非常值得玩味了。之前,契丹都會立刻派兵支援,武裝干涉。這一次,契丹卻並不急於發兵支援,而是派近侍——撻馬長壽緊急出訪汴州。撻馬長壽,有的史書寫作“塔瑪長壽”,撻馬是音譯,意思是扈從官或皇帝的近侍,官名。 長壽同志來幹嘛呢? “問興師伐劉繼元之故。”——《遼史》 “問興師侵我之故。”——《十國春秋·北漢》 只是來問問大宋興師的原因,而且不是“責”,是“問”。哥,我就弱弱地問一句。 趙光義的回覆也很客氣:“我願意。不服連你一塊兒幹了。” ——“河東逆命,所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和約如故;不然則戰。” 漢賊不兩立,中原王朝收復北漢理所應當,國家主權不容討論。而這句話的亮點在於後半句——“和約如故”。這就是近幾章的核心重點,大宋與契丹之間的確存在某種類似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約定。而最後一句“不然則戰”則霸氣外露,老子懶得跟你們廢話,不服就幹。 太原城外,宋軍雲集。遼國終於還是派來了援軍:南府宰相耶律沙掛帥,冀王耶律敵烈為監軍,馳援太原;又派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軍、樞密副使耶律抹只為監軍,作為援漢第二梯隊;派北院大王奚底、乙室王撒合等駐防幽州。契丹的這些將軍日後還會出現,在此不做展開。 3月,趙光義行至澶州,正要渡河,忽有一位身穿綠衣之人要攔車駕,說是有事相奏,隨行人員予以喝叱,然而此人堅持要見皇上,趙光義命人取來他的書信,還未拆封,趙光義的臉上就泛起了笑意,原來信件的封皮上寫著寄信人的名字——臨河縣主簿宋捷。 趙光義龍顏大悅,說這是好兆頭呀,皇宋出師,大捷凱旋,此乃天意!於是立刻提拔此人為將作監丞,街道辦呲溜升到國務院。 契丹派來了高階官員(尚書)向趙光義問候起居,還捎來了遼景宗的書信。雖然兩國即將刀兵相見,但契丹人還想再努力搶救一下,呼籲大宋保持冷靜剋制,不要將矛盾升級,務必要維繫兩國來之不易的友誼啊! 北漢守軍負隅頑抗,卻於事無補,丟城失地,控制區急劇收縮,在此期間不斷有北漢軍民向大宋投降,契丹援軍仍然是北漢唯一的救命稻草。 很快,契丹援軍與宋將郭進在石嶺關以南的白馬嶺遭遇,雙方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兩軍之間隔了一條河,遼軍主帥耶律沙與諸將都認為應該嚴陣以待,等後方主力到齊後再開團,“別開團,等人齊”。而冀王耶律敵烈和樞密副使耶律抹只卻表示“上去開團!” 耶律沙是統帥,耶律敵烈是他的監軍,耶律抹只是第二梯隊的監軍,也就是說,團長不想打,但政委要求打。耶律敵烈和耶律抹只主張“急擊之”,咱的人不齊,對面的人員也不齊呀,怕什麼,咱就要出其不意,趁敵人喘息未定而予以迎頭痛擊,上! 當主將的意見與監軍不一致時,以監軍為準。耶律沙被迫同意發起強攻。監軍耶律敵烈身先士卒,帶頭髮起衝鋒。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