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8章 雍熙北伐1

【雍熙北伐】

982年9月,遼景宗耶律賢駕崩,12歲的皇子耶律隆緒被擁立為新君。12月,得到訊息的趙光義非常高興,幼主登基、孤兒寡母……這劇本咱大宋太熟了,認為這是討伐遼國的絕佳時機,於是就給遼國發來議和申請,表示願意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沒錯,“宋遣使獻犀帶請和”。

遼國不吃這一套,還玩兒戰略大欺騙呢?北漢剛沒了才幾天呀?這時候放低姿態來求和,無非是認為遼國幼主登基、主少國疑,故意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好讓遼國內部矛盾充分發酵。畢竟利用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是爛大街的老套路了。

遼國隨便找了個理由就將宋使打發走,拒絕了大宋的求和。

太平興國八年(983)11月,瓦橋關把捕獲的契丹人(生口)快遞到汴州,趙光義接見了他們,並向他們打探遼國虛實。回答說遼國內部非常混亂,各部族離心離德,無力與大宋爭雄,又擔心大宋趁虛而入,因此最近在險要之處大力修建要塞,以應對大宋的深入。

這句話說到趙光義心縫裡去了,於是對宰相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契丹人本是遊牧民族,南下剽掠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而現在他們卻在築城,說明他們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僅求自保而已;之前劉繼元竊據河東,周世宗、宋太祖夠牛叉的吧?連他倆也拿北漢毫無辦法,而我一出手,就幫世宗、太祖一雪前恥,把劉繼元生擒,我並不是說我比世宗和太祖還要牛叉,只是事實不允許我低調。

趙光義詢問對北伐的看法,宰相宋琪說道:“我年輕時陷於遼國,對遼國有一定的瞭解。雖然遼國在後晉時達到巔峰,但其部族繁多,各懷鬼胎。自從後周以來,遼國連年吃敗仗,特別是在偉大光榮正確、英明神武的陛下您的打擊之下,我認為遼國皇帝的威望必將大大受挫,很難制衡各個部族,長期下去,必將自行瓦解……所以,咱們不用出兵攻打,等他們土崩瓦解之時,再去收拾殘局吧。”

起了個大早,幹了個晚集;鼓了半天掌,卻發現是喝倒彩。趙光義萬沒想到小丑竟是他自己。緩了好半天,終於平復了情緒,再次說道:“最近,從各渠道傳回的情報來看,遼國確實懼怕我們;而且咱們的邊關將領也是近幾十年來能力最佳、意志最堅定的勇士;幽州四面一馬平川,難於控扼,必須在幽州北面的古北口設阻,那裡也不過三、五處,簡單。”

趙光義不是暗示,已經明示了:哥就要北伐。

宋琪說陛下說的對呀,奚族與契丹是世仇,如果我們以恩信召懷,讓他們反抗契丹的話,就不用麻煩我們出手了。

宋琪仍然堅持反對出兵北伐。

雍熙二年(985)2月,趙光義又請宋琪等重臣喝茶,說朕最近翻了翻史書,看到石敬瑭認賊作父,割讓幽雲十六州,使百萬子民陷於契丹……我無比心痛呀!愛卿,你們咋看?

宋琪等人終於耐不住趙光義的軟磨硬泡,最後表示“恢復舊境,亦應有時”,勉強對武力收復失地表達了肯定。

趙光義終於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話,“既然大家都是這個意思,那我就遵從眾意吧。”

986年正月,瓦橋關前線的將領們如賀令圖、陳利用等聯名上書,說遼國新君年幼,太后當政,大將韓德讓恃寵專權,內部矛盾重重,請趁機發兵收復幽雲十六州!

趙光義再議北伐,經過多年的運營,反對者幾乎銷聲匿跡,就連“養豬流”的宋琪都表示了贊同,獻上了“平燕之策”和“入燕之路”。

朝堂上文武百官這麼多,為什麼趙光義偏偏逮著宋琪這一隻羊薅羊毛?因為宋琪是“華裔”。

宋琪是幽州人,只因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所以少年宋琪就稀裡糊塗地更換成了遼國護照,生活在遼國統治下的幽州。後來遼國仿照漢制,開科取士,宋琪進士及第,先擔任壽安王(即日後的遼穆宗耶律璟)府侍讀,後被幽州節度使趙延壽徵辟為幕僚,遼滅後晉時,宋琪跟隨趙延壽來到中原,然後被安排在趙匡贊(趙延壽之子)身邊做事,而趙匡贊又審時度勢地投降後漢劉知遠,宋琪也就因此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論才學,宋琪未必能鶴立雞群,但論對幽州、對遼國的瞭解,宋琪絕對是資深專家。他不僅在幽州生活多年,且近距離接觸過遼國權貴(遼穆宗侍讀),更重要的是,在“晉遼大戰”時,他站在遼國陣營裡深度參與其中,瞭解遼國虛實,為醉心於北伐的趙光義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參考。

宋琪也重點聊了聊“晉遼大戰”,深刻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