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5章 柴榮治國2

2,取士改革 隋唐以來,已經逐漸形成了科舉選士的制度,即透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國考,來選拔國家公務員,理論上,百姓們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看出身、不看財富、不看外貌,只要有才學,誰都有機會實現階級躍遷。 但是,自五代亂世開啟之後,科舉基本荒廢,因為文武百官往往由皇帝的“從龍功臣”擔當,且生命週期非常短暫,客觀上,統治階層也不需要透過科舉取士來完成新陳代謝。 這就好比是數碼電子產品過快地更新換代,擠佔了維修行業的生存空間。 另外,舊貴族等保守勢力,也會敵視、阻撓科舉取士。道理也很簡單,透過科舉完成階級躍遷的新貴們,必然要分割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打破現有的權利分配體系,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當然不願意讓出自己的利益。 比如,柴榮在組建自己的領導班子時,任命範質、李轂、王溥為宰相,又以魏仁浦為樞密使。柴榮的文官集團基本是郭威留下的遺產,柴榮照單全收,其中魏仁浦就沒有透過國家資格認證(科舉),所以當時很多擁有進士及第學歷的人都表示反對,柴榮力排眾議,說只要有才學就行,不用拘泥於形式。連郭威嫡系、兩朝元老都遭受排擠,其他無根基、無資歷、無背景的三無產品的境遇可想而知了。 顯德二年(955)正月,柴榮下詔,要朝廷的文官各自推舉一位能當官的人,並且舉賢不避親,不管與被舉薦者是何種關係,只要他才堪大用,你就放心大膽的推薦,但是——(劃重點)在被舉薦人的人事檔案中,要署名舉薦者的姓名,如果日後被舉薦的人貪汙受賄、能力欠缺等等,要追究當初舉薦人的責任(連坐舉主)。 這就解答了前文的兩個問題。後來有不少官員因“舉人失當”而連坐受罰。 柴榮的這條詔令類似於漢朝的“察舉制”,不用考試,而是由官員們推薦,直接“保送”公務員。 當然,我們不能武斷地說柴榮開了歷史的倒車,因為這次“保送”名額十分有限,“在朝文班,各舉……一人”,在這種管控下,是不會重蹈東漢覆轍的。 3月,柴榮下詔整頓科舉,因為近年的科舉偏離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有部分官員營私舞弊,選士的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對本年的科舉進行嚴格的複查。 結果發現在及第的16人中,符合國家錄取標準的,只有4人,另外12人全部被PASS。不合格率居然高達75%! 本次科舉的主考官(知貢舉)劉溫叟,因“失於選士”而被貶,由禮部侍郎貶為太子詹事。但是劉溫叟的這次失職並非是徇私,是有客觀原因的,比如有些考生連續奮戰多年,屢試不第,出於同情而破格錄取等等,所以“尚視寬恕,特與矜容”,酌情予以劉溫叟輕判。 6月,下詔,兩京及諸道府州,不得奏薦留守判官、兩使判官、少尹、防禦團練軍事判官。也就是說,地方二把手不能由一把手任命,這就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據勢力的萌芽。與半年前文班舉薦官員相呼應,柴榮既要官員們推薦人才,又要嚴防“察舉制”的弊端。 顯德四年(957)8月1日,兵部尚書張昭上疏,建議參照大唐故事,恢復科舉取士制度。柴榮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命張昭牽頭,制定相關法規,頒佈執行。當時,柴榮已經當了四年皇帝,舊有的權力體系得到了整頓,是時候透過科舉補充新鮮血液了。 10月,柴榮下詔正式恢復科舉取士,設三科,分別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經學優深刻為師法科、詳閒吏理達於教化科。 考試不限出身,不限資歷,草澤布衣、在職官員都可以報名參加,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錄用。 顯德五年(958)3月,這是科舉改革後的第一次國考,知貢舉劉濤領著新及第的考生面見柴榮,柴榮命翰林學士李昉對其進行復試。 複試結果:劉坦等5人“詩賦稍優”,考試合格;王汾,僅看他文筆的話,“亦未精當”,但是,他屢試不第,而屢敗屢戰,因此破例准許他及第;熊若谷、陳保衡,“皆是遠人”,所以也要降低標準,破格錄取,二人得益於民族政策,就跟今天的“高考移民”或者考試前突然修改民族成分一樣;而郭峻等7人被PASS。 不合格率也過半了,於是知貢舉的劉濤也被貶官。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宋朝的繁榮穩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後周時期的改革措施。科舉取士、禁軍制度等等全方位的改革,改變了藩鎮割據所滋生的土壤,加強了中央集權,更是讓手握禁軍兵權的趙匡胤直接建立了大宋,這是後話。 3,廣開言路 顯德二年(955)2月,柴榮下詔廣開言路,毫無疑問,又是翰林學士們的一篇滿分作文。 在詔書開頭,就開宗明義: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處身者不能無過失”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