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4章 後主李煜(下)

力推井田法改革的,是李平。李平、朱元,兩位道士,臥龍鳳雛般的存在。當初受河中李守貞的委託,來南唐搬請救兵,李璟已經答應出兵,然而未等出師,李守貞就被郭威剿滅,二人從此滯留南唐。“三徵淮南”時期,二人曾立下戰功,得到李璟的賞識,但後來朱元變節投周,李平受此牽連被剝奪實權。前文已有詳述。 李煜即位後,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四凶五鬼”集團的覆滅,曾經被其壓制的官員紛紛得以重用,其中就包括潘佑。 潘佑,原為幽州人,他的爺爺潘貴是劉仁恭手下部將,劉守光弒父殺兄,潘貴之子潘處常逃往淮南,被徐知誥收留。潘佑便是潘處常之子,作為將門之後的潘佑,竟然是個學霸,受到了中書舍人陳喬、戶部侍郎韓熙載的聯名推薦,在李璟時進入朝廷,後來成為李煜的幕僚,被李煜視作潛邸心腹,登基後提拔他為中書舍人知制誥,並親切地稱之為“潘卿”。此前李煜奉勸南漢劉鋹納土歸降的書信,就是出自潘佑之手,據說潘佑起草的時候文不加點,一氣呵成。 潘佑亦以中興南唐為己任,屢次上疏批評時政,痛陳滿朝文武皆尸位素餐,口吐芬芳,言辭激烈。李煜幾次找他私下談話,問他對文武公卿們的真實態度,潘佑不加掩飾,“陛下請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朝堂的諸位,都TM是垃圾!” 李煜數次下詔褒獎,對他的直言勸諫表示讚揚,但總不能一口氣罷免全部文武百官吧,人事調動要一步步來。 見李煜沒有壯士斷腕的魄力,潘佑氣得連上七疏,要告老還鄉。 既然你說滿朝文武全是垃圾,除了奸臣就是廢物,那麼你倒是給朕說說,誰人可用? 問到點子上了。潘佑當即向李煜大力推薦一位經天緯地之才——李平。 潘佑酷愛道家學說,與道士出身的李平私交甚好。李平最善高談闊論,滿嘴跑火車,能把李璟忽悠瘸了,忽悠潘佑也不在話下。潘佑經常向他討教道家學說,有一次,李平掐指一算,說令尊大人潘處常同志已經在天宮裡成為仙官了,把潘佑哄得花枝亂顫。 聽到潘佑的舉薦,李煜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召見了前朝老臣李平,問他如何才能改善南經濟。 李平強烈安利《周禮》的“井田制”。 李煜本身就是個文藝青年,“好古務農”,認為李平復古主義的主張簡直就是堯舜禹再世,於是立刻讓他牽頭督導“井田制”改革,把復興國民經濟的重任交到李平手中。 土地兼併始終是農業社會永遠繞不開的頑疾,權貴階層將窮人們的財富掠奪,然後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如今的資本家同樣如此,只不過他們掌握了一種叫做“金融”的工具,效率更高,手段也更為隱蔽,顯得是那麼文明,在不知不覺之間割裂了整個社會。 抑制土地兼併,是歷朝歷代都要面對的難題。難就難在解決問題的途徑看似千變萬化,但總結起來只有一條,就是狗嘴裡搶骨頭,把財富從權貴手中轉移到廣大窮人手中。因此,古往今來對抑制土地兼併的改革都會面對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力阻撓,這種阻力甚至連皇帝也很難克服。 李平的這次“井田制”改革,跟幾十年後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很類似,準確的說,是王安石變法跟李平的這次變法很類似。不過李平不是王安石,李煜更不是宋神宗,王安石變法尚且失敗,何況是李平!根據後人對王安石作品的研究,發現王安石果然是受到了李平改革的影響。李平是王安石改革路上的引路人。 不出意外,在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勢阻撓下,李平的“井田法”很快就宣告失敗。 李平的變法失敗後,最憤恨的人不是李平,而是他的舉薦人潘佑。 潘佑接連上章,大罵朝中奸臣當道,禍國殃民,洋洋灑灑,前後累計萬言,噴人都噴成一部長篇小說了。光罵奸臣還不解氣,潘佑甚至連李煜也一塊兒罵了,罵他忠奸不分,罵他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罵他是夏桀商紂、是東吳孫皓,難逃國破家亡的下場,一定會淪為千古笑柄…… 被罵了一個狗血噴頭,李煜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時候,張洎等奸臣們趁機煽風點火,指控潘佑是受了李平的指使,才敢辱罵聖上的,他們向來恃功自傲,自以為是前朝老臣而不把陛下您放在眼裡,更因自己能力有限搞砸了變法而甩鍋給滿朝忠臣和聖明的陛下…… 李煜下令,將李平、潘佑抓入大獄,聽候發落。聽到訊息後,潘佑在家中含恨自殺,而李平也在獄中自縊身亡。 殺李平、潘佑在後來成為大宋興兵的藉口之一。李煜在亡國入宋後,也非常後悔殺此二人。 至於張洎等人,後文還會詳述。 “井田制”改革的失敗,表面上看,是李煜輕信讒言,被政治鬥爭所耽誤,但根本邏輯則是李煜沒有足夠的膽識和能力,無法撼動既得利益集團,無法衝破權貴階層的牢籠,故而必然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