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章 前蜀立國

【前蜀立國】 朱溫篡唐的同年,王建割據蜀地自立稱帝,國號“大蜀”,之後又改為“漢”,但緊接著又恢復為“大蜀”,史稱前蜀。稱帝第一年,王建沿用大唐“天覆”年號。 次年正月初一,一位和尚挖出自己的眼珠,呈獻給王建,以自殘這種極端方式表達對王建的崇拜和臣服。 王建大喜,當即下令召開“萬僧宴”,要在京師成都宴請一萬名和尚。張浚之子張格勸阻,說小人物無緣無故損傷身體,理應重罰!您不但不罰他,還給予嘉獎,那麼天下人爭相效仿,咱們大蜀國成什麼了? 後世也別叫咱前蜀了,就叫殘蜀吧。 王建這才停止了“萬僧宴”。 很多小故事告訴我們,古代的百姓似乎缺乏正確表達極端情緒的方法,比如父母去世,為了表達哀傷而“截指割股”;新君登基,為了表達虔誠而挖眼珠;比如發怒就要“以頭搶地耳”…… 對於這種自殘式作秀,統治者應給予正確的輿論導向,起碼不能提倡。所以朱溫和王建的做法是相同的,不再給予任何形式的嘉獎,愛殘不殘。 正月初十,王建下詔,改元大赦。改天覆八年為武成元年。按本書的歷史觀,後文皆奉中原王朝正朔,在描述前蜀境內的事件時,也使用後梁年號。 這一年,王建已經62歲,他也面臨著與淮南楊行密同樣的困境,即選擇接班人。王建有11個親兒子,而他的養子規模極為龐大,多達120人,其中最為知名的是42人。 在王建的征戰過程中,最大的一項工作就是“收作義子”,有功將領要收做養子,敵軍降將也要收做養子,屢見於前文。 這些養子為王建的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奠定了前蜀的基礎,也埋下了禍根。其中,大養子王宗佶就是王建的一大心病。 王宗佶是王建收養的第一個養子,那時,王建只是忠武軍的一個下級軍官,擄掠到一個姓甘的小男孩兒,器宇軒昂、骨骼驚奇,一看就是當兒子的料,於是王建就將他收做養子,帶在身邊,改名為王宗佶。 王宗佶鞍前馬後侍奉著王建,年齡漸長之後又跟隨王建衝鋒陷陣,先在忠武軍,後編入“忠武八都”,再後來編入“隨駕五都”,入禁軍、出山南,據利州、陷閬州,入西川、平彭州、吞東川…… 無可爭議的“養子一哥”,宗字輩兒大師哥。 等王建逐漸佔據西川之後,這位“開國元老”、“御兒幹殿下”就變得愈發驕橫,居功自傲,驕縱不法。在西川集團內部,除了王建本人,就沒有王宗佶不敢辱罵的,“王建的天下,有一半是我打下來的!”王宗佶不止一次地公開這樣講。 一次,王建宴請群臣。席間,王建忽發感慨,對群臣說,你們之中要是有一兩個韓信式的人物,我就能平定中原了。話音未落,王宗佶離席下拜,跪奏曰:“臣雖不才,但足以幫陛下問鼎中原!” 都知道他是吹牛拍馬,卻都畏懼其淫威而保持沉默。只有兵部郎中張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張扶“博學善文辭”,他說道:“陛下雄才大略,尚且不能奪得岐隴尺寸之土,何況是整個中原!宗佶這小子狂妄無知,大言不慚,陛下萬萬不可聽他胡說,不要覬覦中原之土。” 王宗佶憤恨不已,於是派人指使廚師在飯菜中投毒,將張扶毒死。 兵部郎中張扶,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狂妄驕橫的王宗佶惹到了一個不該惹的人——唐道襲。 唐道襲,眉清目秀(美眉目),小鮮肉一枚,曾為王建舞童,王建非常寵愛他,把他從男團提拔到中央,建立蜀國後,王建將他提拔為樞密使,權力和地位差不多相當於宰相,日後又將他的家鄉更名為“烈士鄉”。 而王宗佶對唐道襲卻甚是無禮,從來不肯稱呼他的官職敬稱,而是直接喊他的名字,以對待奴僕的態度對待他。這令唐道襲非常惱火。 據記載,這位小鮮肉唐道襲,不僅顏值高,而且很富有心機,陰險狡詐。雖然心裡痛恨王宗佶,但表面上卻對王宗佶愈發恭順,總是小心賠笑,畢恭畢敬。 當王建聽說王宗佶直呼唐道襲的名字之後,就非常不高興,說他敢對我的樞密使無禮,這是要造反的節奏啊。 王宗佶不僅居功自傲,更是廣樹黨羽,拉幫結派,勢力龐大,令王建深感不安。 於是,王建對王宗佶使用了明升暗降的老套路,擢升王宗佶為太師,而剝奪了他的兵權。 王宗佶大為惱火,竟不知死活地給王建上了一道奏摺,大意是讓王建趕緊明確接班人,並且極力暗示自己想當這個接班人,更是強烈呼籲讓王建把全部兵權交給自己…… 看罷奏章,王建勃然大怒,這小子真是要造反啊! 這時候的王建已經不再是許州的那個“賊王八”了,戎馬一生、62歲的王建有了更深的城府。他強壓怒火,表面上佯裝鎮定,徵求樞密使唐道襲的意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