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4章 經濟鬼才——高鬱2

第二步,廠家直銷,去掉中間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湖南的氣候土壤、地形地貌也比較適合種植茶葉,只是品質略微遜色於淮南茶、川蜀茶,之前在民間亦有小規模種植。 在品嚐到茶葉貿易的鉅額利潤後,高鬱建議馬殷邁出了大膽的一步:開放茶禁。 茶葉與鹽鐵一樣,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受到官府的嚴格管控,通俗的說法就是國家壟斷經營。民間販私茶跟販私鹽一樣,都是很嚴重的犯罪行為,可判死刑。 在高鬱的建議下,馬殷解除了湖南境內的茶葉禁令,允許民間自由種植、買賣,只需向政府上繳一部分茶稅即可。 在政策的支援下,湖南人民大面積種植茶葉,湘茶產量爆炸式上升,迅速在全國市場中擠佔了絕大多數份額,湘茶遠銷全國各地,而各地茶商更是紛紛湧入湖南,搶購湘茶。 楊行密去世後,楊渥襲位,爆發了“淮楚之爭”(詳見底218章《淮南楊渥1》),此前我們只是從政治角度去剖析,如今,我們將站在另一個維度,以經濟、金融視角審視這場戰爭: 簡單說,馬殷透過製造緊張局勢,使得淮楚尖銳對立,從而將淮南茶擠出由湖南主導的全國茶葉市場。用政治矛盾、軍事衝突來掩蓋貿易戰。 馬殷集團政治、經濟雙豐收。 這就是貿易戰的魅力,它隱秘無形,卻時常左右大局。常常成為某些重大歷史事件的幕後黑手。 湘茶成功取代淮南茶,馬殷悄無聲息地構築了一個茶葉帝國,他獲利情況呢?答曰:每年N個小目標! 史籍記載:“歲入凡萬萬計。”每年賺好幾個億! 然而高鬱的鴻鵠之志豈止是幾個億?這只是他金融大戰略下的重要一步而已,接下來,才是高鬱的開掛、高光時刻: 第三步,鑄鉛鐵錢。 湖南地區盛產鉛、鐵,而少銅。於是高鬱建議馬殷限制銅錢的流通,鑄造鉛錢、鐵錢,作為法定貨幣。 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全世界。 道理很好理解,設想一下你家合法地擁有並可以使用一臺印鈔機…… 但是,要想利用好鑄幣權、向人民收鑄幣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當權者都把印鈔機的意淫付諸實踐,瘋狂印鈔,最終導致貨幣氾濫,政府信譽崩塌,經濟徹底瓦解,最終自食惡果。 要想利用好這臺印鈔機,就必須解決一個基本問題:貨幣背後的抵押物。比如,是以貴金屬為抵押的金本位、銀本位?還是以國債、外匯做抵押? 高鬱要想以鉛鐵錢取代銅錢,就必須首先解決這個根本問題。而這個問題其實早已在上一步就完美解決了:“茶本位”,綢本位。 在幾乎壟斷了全國茶葉貿易之後,高鬱又建議馬殷修改稅法,要求百姓“用帛代錢”繳納賦稅,而此前湖南地區同樣不是絲綢的主產地,在政策的鼓勵下,湖南人民一面種茶,一面種桑養蠶紡絲。 在古代,布帛就是貨幣,與銅錢一樣。馬殷鼓勵百姓養蠶紡絲,就等於全民印鈔。 而茶、帛是國際硬通貨,跟黃金白銀一樣,不僅在中國暢行無阻,在周邊各國、遊牧部落也是公認的有價商品。 有了充足的硬通貨(茶、帛)做抵押,又有了廣闊的市場,從理論上講,無論馬殷發行何種形式的貨幣,鉛錢也罷、鐵錢也罷、哪怕是紙幣,都會獲得成功,而不用擔心出現貨幣濫發、通貨膨脹等惡性後果。 各地商人在湖南傾銷了商品,得到了一堆鉛鐵錢,而這種貨幣又只能在湖南境內流通,其他地區不予認可,商人們就只能購買湖南的商品,把商品帶到其他地方銷售。如此一來,極大地拉動了湖南經濟,不僅僅是茶葉貿易發達,其他各種商品都變得極為暢銷。 湖南一躍成為五代時期商業最繁榮的地區,民富國強。一直到了宋朝,湖南的茶葉產量都穩居全國第一,特別是潭州、嶽州,霸佔第一、第二位。終兩宋時期,湖南的經濟都是名列前茅的,這些都是高鬱在唐末、五代打下的堅實基礎。 後世史官不禁感慨,說馬殷之所以能在極短時間內崛起,屹立於藩鎮之林,上邀中央朝廷之封爵,下與諸藩爭霸稱雄,“鬱謀居多”。 也正因高鬱對南楚做出的突出貢獻,高鬱也成為其他勢力的眼中釘,處心積慮要搞掉他。 李存勖滅後梁,馬殷派遣兒子馬希範赴洛陽朝覲。李存勖問馬希範道:“洞庭湖有多大呀?” 這句話顯然是中央政府對地方割據政權的威脅和試探。 馬希範謙卑的回答道:“車駕南巡,才堪飲馬爾。”沒多大,也就剛夠給王師的戰馬解渴。這番對話被清朝詩詞家曹貞吉引用, “試問洞庭深幾許,春水才堪飲馬。”——《賀新涼》 李存勖非常高興,於是順水推舟,愛撫著馬希範的後背,誇讚道:“我常聽人說,湖南早晚必被高鬱奪取。但馬殷生了這麼一個聰明機智的好兒子,那高鬱還如何得手啊?”以這種拙劣的手段離間高鬱。 人都愛聽恭維的話。馬希範信以為真,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