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5章 兩川結盟

【兩川結盟】 “主公為何如此短視?” 循聲望去,原來是孟知祥軟磨硬泡才留在西川的趙季良。 “先生有何指教?”趙季良是孟知祥的頭號大謀士,孟知祥對他言聽計從。 趙季良給他指出兩川互為唇齒,最怕的就是朝廷挑撥離間,令我兩川自相殘殺,火併內耗。而今,朝廷戰略出現失誤,東川也願意聯手對抗中央,這是西川的機會。東川若失,西川必死! 其實這個道理在不久前剛被示範過,那就是西川王建與東川顧彥暉。王建想吞併東川,所以每當外部勢力(李茂貞、楊復恭)進犯東川時,王建都會義無反顧地支援東川,當趕走外來勢力後,再獨自享受東川。 孟知祥既然想割據蜀地,就必須統一兩川。他應該好好學習一下王建的戰略思想。 在趙季良的勸導下,孟知祥答應了兩川結盟、政治聯姻的請求。 董璋在劍門關增加了七個要塞,積極部署準備。 孟知祥派趙季良出訪東川,作為孟知祥的全權代表,同董璋商量退敵策略。等趙季良回到成都後,孟知祥迫不及待地詢問他此行的收穫。 趙季良面色平靜,“我有一個壞訊息和一個好訊息,你先聽哪個?” “先苦後甘。先說壞訊息吧。” “董璋是個廢物。此人貪婪而殘暴,好大喜功,且缺少謀略。所謂的兩川同盟既不牢固,也不可靠。他不僅會打敗仗,拖累西川,更會倒戈反水,背後捅刀子,主公要時刻提防!” “那好訊息呢?” “董璋是個廢物。東川,也是您的了。” 孟知祥看著趙季良,趙季良看著孟知祥,片刻之後,二人爽朗大笑。看來,孟知祥真的要復刻王建了。 孟知祥與董璋聯名上疏,說朝廷分割閬、果二州,另設軍鎮,又加強了綿、遂二州的兵力部署,已經造成了兩川軍民的嚴重恐慌情緒,請朝廷撤回近期派遣的節度使、刺史,撤回駐軍,消除誤會。 這叫先聲奪人,為即將到來的戰爭甩鍋。應該是出自趙季良的手筆。 李嗣源當然不肯聽從,只是下詔好言安撫,“朝廷真沒別的意思,不要多想。”同時加授孟知祥中書令,以示信任。 軍隊的動向才是真實意圖的表現。兩川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了。 西川總指揮李仁罕、張業擺下宴席,邀請孟知祥前來商討戰爭部署。有位尼姑卻趕來報信,說傳言二位將軍擺的是鴻門宴,要擒拿孟知祥。 經調查,發現散播謠言的是兩位中級軍官,都延昌、王行本。 孟知祥將二人腰斬,隨後不帶衛士隨從、不穿鎧甲、不佩戴武器,隻身一人去李仁罕家中赴宴。 李仁罕被感動地痛哭流涕,下跪磕頭,說主公如此信任下屬,我只有以死來報答(公推赤心置人腹中,老兵惟盡死以報德耳)! 西川將領們也因此大受感動,士氣空前高漲。 懸在董璋頭上的利刃——綿州刺史武虔裕,讓董璋寢食難安,與孟知祥密謀聯合反叛後,董璋就把近在咫尺的武虔裕列為首個攻擊目標。 經過一番思索,董璋決定以智取勝。 董璋主動上表,表奏武虔裕為東川行軍司馬,請他來梓州指導工作。朝廷正求之不得,既然董璋主動要求把間諜安插在身邊,那就成全他吧。 武虔裕欣然來梓州自投羅網,被董璋囚禁。 有意思的是,董璋上表的那一天,是4月1日。 略施小計,拔掉了朝廷的定時炸彈,董璋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於是集結部隊,舉行了一次規模盛大的閱兵,做了全民戰爭動員。 董璋讓軍隊把頭髮都剃掉,然後在臉上刺字,表明反叛的決心。在劍門關以北,新築永定關,增設烽火臺。做好了戰爭準備。 董璋果然要反了,這是多麼辛辣的諷刺。因為李嗣源朝廷早期的兩川政策是“倚東滅西”,扶持董璋,共圖孟知祥。 西川下轄13個州,幾乎是東川(5)的三倍,綜合實力大大超過東川。聯合弱者消滅強者,是破除鼎足之勢的唯一正確道路。因為他若,所以在分贓時沒有話語權,也比較容易被“黑吃黑”。 而如果李嗣源聯合西川滅東川,結局將是朝廷為西川火中取栗,戰爭紅利被西川獨吞。 所以李嗣源的“倚東滅西”戰略是唯一正確的兩川政策。 然而在安重誨的一番騷操作之下,董璋在謀反的道路上彎道超車,走在了孟知祥的前面。上兵伐謀,可朝廷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輸在了“謀”上。 破壞朝廷的兩川戰略,也成為日後定安重誨死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時,老謀深算的孟知祥卻要抓緊最後的機會,再敲一把李嗣源的竹槓。 孟知祥上表朝廷,避開當下敏感的兩川局勢話題,請求朝廷把雲安的13個鹽場劃歸西川,以鹽利貼補運往夔州的錢糧等費用。 董璋大吼大叫,孟知祥卻悶騷裝乖。 朝廷大戰略翻車,節奏被打亂。李嗣源同意了孟知祥的奏請,想以此拉攏孟知祥,制衡董璋。就這樣,朝廷的兩川政策出現一百八十度大反轉。 李嗣源不斷加大對閬州、遂州的軍事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