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三章 公交系統

只不過暫時這個神器只供應被服廠。

本時空是工業的沙漠,百姓對任何工業製品都有著瘋狂的渴求,而微山湖的產能,針對特殊商品是不足的。

秦牧沒有那麼多人去齊頭推進,所以縫紉機這個商品,只能是產一陣,停一陣,工人要去別的廠子工作。

不過這個問題隨著江南人口的到來,會逐漸得到緩解。而且縫紉機對棉布類質地好用,對麻布類質地不太合適。

本時空的麻布粗糙的很,和縫紉機不配套。

今年折可求極大的擴充了棉花種植面積,所以在今年年底,更多的棉布就會出現,這時候秦牧才準備大力生產縫紉機。

不過鬧鐘和縫紉機,都比不過腳踏車重要。

沒有鬧鐘,可以早起點也不會遲到,到了工廠,自然有工廠的時間隨時安排工人工作。

沒有縫紉機,也不會光屁股出門。

沒有收音機,可以去鄰居家聽,大家湊一起還熱鬧。

可是沒有腳踏車,那就真的不方便了。現在有的工人已經要每天上下班步行十幾裡了。這個在沒有腳踏車的時候,似乎不是問題,本時空的人對走路沒有恐懼。

可是有了腳踏車就不同了。普通人走路速度每小時五到六公里,而腳踏車是十五到二十公里,甚至有更生猛的,能騎出三四十公里的時速,這樣的差距就太明顯了。

本時空的家庭,如果有一輛腳踏車,那和後世家裡有一輛轎車毫無區別。有沒有腳踏車是本質的不同。

所以腳踏車當之無愧成為微山湖最緊缺的商品。

即使秦牧開足馬力製造,也是供不應求——這點可以參考後世七八十年代,買腳踏車要有票,要排隊。

面對這種情況,秦牧也要把人員的運輸考慮在內。

既然有了大眾車輛製造中心,那就一事不煩二主,都在這裡解決好了。

運貨的三輪車,和運人的三輪車,動力完全一樣,甚至地盤都沒有太多變化。最大的變化,是外觀。

運貨的三輪沒棚子,運人的三輪秦牧給設計了一個遮陽棚——還不帶牆壁的。

這點到不是為了節省那麼點材料,而是秦牧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

有壁板就塞的人少呀!沒有壁板,大家可以盡情“外掛”。能掛多少掛多少,反正動力還是足夠的。

三輪車的出廠,可以說頓時就改變了微山湖的生產生活面貌。

運貨的三輪,秦牧給了一個品牌:巨力。這可是後世著名的三輪品牌。而且這名字言簡意賅,淺顯易懂。一看就知道三輪車夠大力。

運人的三輪,就不能這麼俗了,秦牧想來想去,決定叫“雅閣”。

雅閣是本田公司的一款暢銷車,秦牧覺得這倆字挺有意境,非常適合用在大眾車輛製造中心出產的三輪車上。

“雅閣”,優雅的閣樓,多美。

坐在雅閣上,不用走路,不用勞累,不用出汗,就從家裡到廠子了——非常優雅。

於是微山湖的工人們頓時變“優雅”了。

每天上下班,大家就如沙丁魚罐頭一般,塞滿了“雅閣”公交車——現階段秦牧當然不會把雅閣賣給個人,這都是公共資源。

幸虧工人以男性居多,而且現在微山湖的規矩森嚴,治安系統極為給力,這樣才避免了後世日本“公車之狼”的泛濫。

既然有公交車了,那公共交通這個部門也必須跟上。

秦牧直接就讓餘里衍當了公交系統的最高負責人。

餘里衍做夢也沒想到,她以前想要一支鐵馬騎兵,現在真的實現了。

而且比她想的還好——三輪車比摩托車還多一個軲轆,而且拉的人也多得多。

只不過這可真不是她想象中的鐵馬重騎兵呀!

但是餘里衍沒有半點不高興。相反,她還興高采烈。這麼多姐妹中,就自己沒有專管業務,現在總算有了。

跟著秦牧時間久了,這些女人對於後世的一些部門瞭解越來越多。

餘里衍認為自己應該是交通部長。雖然現在只有公交,可是鐵道系統一旦建成,自己也可以插手嗎。

路上走的交通工具,都應該歸我管!

遼國公主,就是這麼有理想,有抱負。

她和秦牧一起親自規劃了公交運輸線路,培訓了公交駕駛員——當然這個培訓主要是安全培訓,紀律培訓。至於駕駛技術,開三輪車能有什麼技術呢?你別給開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