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趙宣檄的第一眼就明白了,家族那些人的打算直接破產了。
這個被家族丟出來的小子,可沒有那麼良善好欺,有著強大的控制慾望。趙家企圖透過他,滲透這個沙暴集團。遭遇的最強勁阻力,可能不是來自於融家、蘇鴷、白浩歌,這些沙堡集團的年輕核心。而恰恰就來自於趙宣檄這個‘護食’的崽子。
你瞧瞧,趙宣檄的反駁多麼冠冕堂皇。
他豎起手指,列舉著沙暴集團的法令、施政,還有軍事賞罰。
表示‘自己是在用王道手段讓蘇鴷、白浩歌、融絕宕一眾上位職業者心服口服,為自己效力。’
說到這裡一副光明磊落氣魄,居高臨下審視宗家來的人,宣稱“自己決不能任人唯親,重蹈覆轍。”
說到‘重蹈覆轍’,這些宗家的人面龐一僵。這一邊標榜自己,一邊暗諷趙家,讓趙湛一口氣噎在喉嚨中。
而蘇鴷的光靈在一旁嘖嘖感嘆:“現在大世家的思想桎梏正在被現實削弱。而削弱大世家的人(此時蘇鴷看著趙宣檄),雖然從小耳濡目染世家思維,但是能有自己的利益和理由,打壓過去陳舊的理念。
這就是歷史,舊思維不可能一下子變成新思維,新思維是在一代代年輕人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實踐中演化出來的。”
蘇鴷的光靈飄到了東大陸地圖上,目光看著地圖上張牙舞爪的太雲,嘀咕道:“車輪滾啊滾,碾碎一些古舊的碎片,當舊車輪停下來,那麼新的車輪又會滾動,將停下來的東西碾碎。”
……
翠嶼港,一家新興技術部門正在這裡建立。沙暴集團在這裡佈局了電子產業中心。
至於為什麼在蓬海佈局?而不佈局在自己安全的戰略後方呢?
趙宣檄是很想把“高科建築”放在自己安全的後方,但是蘇鴷(光靈)、融絕宕的解釋,都讓趙宣檄不得不遵從客觀經濟規律。
千鰲島還是比較荒蕪,剛剛開發,吸引不了人才。吸引人才,不是模擬經營遊戲上數值。而是要很現實地考慮人才所需的問題。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還要考慮該地繁華對人是否有吸引力。
例如,對二十一世紀的政府來說,在北上廣,或是在中部的省會批地蓋房,調運鋼鐵水泥還有建築工的成本差別其實並不大。
但是兩地政府,若是同時給科研人才集資建房甚至福利分房的機會。那肯定是一流的人才東南飛啊!雖然這都是泡沫,但是真的能吸引到人。
電子產業需要大量受過教育的人才。
現在千鰲島那邊,能吸引的只是初中生級別,只能佈局鋼鐵、機械等中級製造業。
至於高階製造業,好歹要高中生培訓才能支撐起來。從目前來看,在東部,沒有一兩場大規模戰亂,是無法讓人才發生遷移的。
太雲現在雖然猛,一時半會還真的打不到濱海。沒法讓東部的人才跨海來到千鰲島上。
所以從客觀經濟規律上來說,也只有在浙寧或者蓬海發展電子工業。
浙寧那邊腦殘的少壯派,讓投資建廠的環境很不好。所以蓬海,是沙暴集團唯一選擇。
現在東部沿海‘和平’是主流,無法打破這個和平穩定環境,人才是非常‘穩定’的。
【當然,遵從客觀行事,並不代表就屈從於現實,現在改變不了,那麼現在可以為未來做準備】
蘇鴷在工業規劃上,還是非常早地佈置了備份。在千鰲島佈置了電子工業圈,也同步封存了大量裝置,以及派遣少量的人維持低規模的生產。
這些預置的產業,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某些經濟學家嘴中,可能是鬼城,殭屍產業。但是開戰後,沒有這些空轉的預置產業,來保障因戰火而遷徙的生產者,來發揮生產力。那麼這樣的國家就等於在潮水中裸泳的人,潮水退去,所有窘境一覽無餘。
人才遷徙,對二十一世紀地球的小勢力來說不用考慮,也沒有考慮的資格,因為二十一世紀各國都是有民族主義的。大國打仗,其國民的人才也輪不到小勢力來收。
但現在東大陸與二十一世紀有個不同點:在當下世家文化下,民族主義很弱,中低層如同流沙一樣沒有凝聚力。哪一方高層的軍事實力強,就可以對底層進行聚散。
沙暴集團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的壯大,得益於此。
在這個沒有過強民族凝聚理念的社會中,只有趙宣檄的趙家和融家這兩個古世家的金字招牌,才能讓沙暴集團在軍事勝利後,有這麼多中層世家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