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 三月之後

轉眼間,三個月的時間已過,西北戈壁的寒風總是從甲衣的縫隙中鑽入。

三個月前的大戰,不僅打沒了袁凌鳯四人身上的躁動之氣,也打消了吐魯番人東進的妄想。

當戰後一個月,報捷的哈密衛騎兵到達京都後,回哈密時帶回封賞的同時,也帶來了眾多文官。

戈壁之戰兩個月後,當朱臨昭看到鴻臚寺的旗幟的時候,下令全軍解除警戒,這兩個月間,為了防止吐魯番人反攻,全軍著甲而睡,所有人睡覺的時候都睜著一隻眼睛,這樣的狀態持續了整整兩個月,要不是在這裡的都是大明的精銳,放在一般的內地衛所早就譁變了。

鴻臚寺的使者,還要出使吐魯番就此次犯邊簽訂一份互不侵犯的盟約,至於還有別的什麼條件就不是袁凌鳯他們可以知道的。

眾多文官中有一位來自兵部的四品侍郎,帶來了袁凌鳯眾人最想聽到的好訊息,三道聖旨,一道給瑞王,賜黃金千兩,在郡王爵的品階上硬生生的提了一級,成為為數不多的親王,估計是因為瑞王無後所以給予了特別的恩賜。

第二道聖旨,是對袁凌鳯四人手下眾人的,除了錦衣衛一千邊騎回到京都後由錦衣衛自行封賞外,給了三個千戶所的編制,分別是北崖千戶所,下邨千戶所,武陽千戶所,受兵部直屬,聖眷不可謂不大,明面上收三家之兵,實則是給予了三家地方自制權,當然並不是完全的自制權,只是從此不在歸於地方管轄了。從民戶改為軍戶,優劣各不同,就要看怎麼理解了。

第三道聖旨是真正的封賞,哈密衛指揮使趙悅,臨危不亂,穩定局勢,特蔭封一子百戶,一子入京進學,袁凌鳯,功臣之後,先解哈密城之亂,後首擊吐魯番大軍,因功,授正四品明威將軍銜,晉正五品錦衣衛千戶,京都特賜一府,朱臨昭,宗室子弟,不忘國難,戍邊從軍,戰陣首殺,不辱宗室子弟之名,授宣武將軍銜,特晉錦衣衛正五品千戶,王百川,商賈之子,戍邊從軍,以身犯險,晉錦衣衛正五品千戶,其父虛授錦衣衛百戶,白復,將門之後,白家世代忠良,晉錦衣衛正五品千戶,其母教子有方,誥封恭人,也就是四品誥命夫人。全軍四千餘眾,各有封賞,由兵部定賞。

還有一道兵部的調令,四人皆卸職,一個月後安排好軍隊,四人隨兵部侍郎一同回京都述職。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所有的人都已經安排好,袁凌鳯四人隨著一種文官在不足千人的錦衣衛邊騎的護衛下回京都。

在哈密衛的三個月時光裡,除了一場大戰,之後的時間裡哈密衛指揮使趙悅也給了四人極大的幫助,不管是管理軍隊的手段,還是世代戍邊的百年曆史都給了四人極大的震撼,趙悅多次提及羨慕袁凌鳯三人家中族兵戰力之強,雖然趙氏百年戍邊,但是每次大戰,必定身先士卒,不為別的,只為後面看著的軍士不膽怯,一個正三品的指揮使作戰最先攻敵,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家族的支撐,除了親兵三百人,趙悅真的找不出可以用命之人。所以趙悅講過一句話,將為兵膽,我不拼命,誰會隨我對敵。

說完這句話,一個四十多歲的三品大將哭的像月子裡的娃娃,這時候,袁凌鳯才知道,趙悅有四子,兩子死於哈密城那次火亂,只餘三子趙文,四子趙峰。

多虧了袁凌鳯幾人的臨機處置才將那股引火之人消滅在哈密城西門外。

都是軍中之人,沒有文官的花花腸子,一句話,只要在哈密衛地界上,缺什麼給什麼,不會讓眾人受委屈,一營傷兵有藥可治,多虧了趙悅的幫助,袁凌鳯也記住了這位從小生於斯,守於斯的大明指揮使。

分離的場景總是顯得悲傷,袁凌鳯明白,這個時代,有些分別就是永別。

即使是他原來的世界,交通發達到可以從中原,一日漠北,半日江南,有些分別也是永別,說白了,距離從不是原因,世事難料,昨日一床夫妻,明日還不是陌生人。

嶺衛,銳士,車兵,早在幾天就已經出發,好在鴻臚寺的使者昨日回到了哈密城,帶回來一份承諾,吐魯番人不再截斷西行商路,五年之內不再犯邊的承諾。

袁凌鳯隨著隊伍從哈密城東門出城,身邊是朱臨昭,王百川,白復,四人看到了城門樓上的趙悅,軍中不講俗禮,以拳擊胸,互道保重,轉頭就走,不是無情,大丈夫當橫刀立馬,不做兒女長情之舉。

一路上,朱臨昭也沒有錦衣衛邊騎的指揮權,所以四人身邊除了各家留下來做為親兵的十人外,再無他人。

這時候,作為上一世有著大吃貨帝國的一分子,袁凌鳯暴露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