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三章 撥亂反正(此章必看)

大明崇禎十九年八月

袁凌鳯帶著部下沿著運河北上,兵船夾雜在上百艘貨船間,看似一路順風,但是卻並不平靜,袁凌鳯難以忘記昨夜的廝殺。

正兒八經的戰鬥袁凌鳯也算是見識過很多了,但是昨夜的水賊卻讓袁凌鳯久久難以釋懷,袁凌鳯翻看過水賊們落荒而逃留下的屍體,瘦骨嶙峋,面黃肌瘦,看看手掌,這明顯是是一雙務農的好把式。

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早已經是暗潮湧動,袁凌鳯曾經慶幸過自己所處的大明和以往的自己記憶中的大明毫不相干,但是在昨夜袁凌鳯發現自己錯了,物是人非的大明早已經沒有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那樣子了。

也許這就是封建王朝永遠避免不了的歷史輪迴。殺了李自成還有王自成,劉自成。袁凌鳯曾經還有心思去尋找一些歷史名人,不說去招攬,就是去看一看袁凌鳯也覺得不枉自己穿越一把了,可是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因為他發現只有少數的人可以和上一世的人對應起來。這讓袁凌鳯還暗自慶幸過。

火藥沒有了,自己曾經試驗過,自己只是空有理論,並無實踐過,現在想起來自己曾經武斷的判斷火藥不符合這個世界的物理常識,這個觀點是錯的,因為後軍的將作們按著袁凌鳯給的配比做過一些黑色的,稱之為“火藥”的粉末,事實也證明了袁凌鳯當初確實是錯了。火藥不是不能做出來,而是這個世界放棄了去鑽研這個東西。

一個與前世記憶只有一成相似的大明,這袁凌鳯對於未來沒有了絲毫的先知先覺,這也是這半年多來袁凌鳯為什麼變得沉默起來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樣袁凌鳯才無時無刻不在加強自己的實力,為的就是在“火藥”這個戰場最大不安定因素出現前,為大明鍛造出來一支精銳。

現在袁凌鳯也終於理解曾經看過的小說裡面,那些不願意將火藥“發明”出來的穿越者了,不是不想借用外力,而是在現有條件下,釋放出這個惡魔,實在是太恐怖了。

袁凌鳯可以搞出來簡易工序的平爐鋼,做出質量和百鍊鋼相似的鋼材,可以將兵器的形制做到最大殺傷的效果,可以將簡單、便於大量生產的肥皂配方交給周皇后,他甚至可以“想”出來很多利國利民的東西,但是袁凌鳯卻始終不能釋懷火藥這個戰場質變物的出現。

自私也好,膽小也罷,袁凌鳯是不會在現在將火藥做出來的。

歷史的不確定性和延展性讓這個世界變得面目全非,雖然現在大明面對的挑戰已經十分嚴峻了,但是比起袁凌鳯熟知的那個大明。袁凌鳯真的只能用慶幸二字來形容了。

大明戶部在崇禎十六年的統計,粗略算下來,人口壹億七千萬,北方三布政使司(陝晉齊魯)包括京師人口近四千萬,巴蜀之地近兩千萬,湖光兩千多萬,中原豫地兩千多萬,南直隸江浙四千多萬,南方沿海兩廣一福一千五百萬,雲貴兩地一千萬,自大明建國之日起,便一直輕賦少稅,所以大明百姓活的比起其他時期輕鬆一點,但是這十幾年間,邊患不斷,各地災荒,災荒之年易出大盜,致使農民造反不斷,崇禎在這般情況下如同一個瓦匠將大明這座風雨中的危樓不斷地修補。

房頂上的瓦片補好了,但是底下的柱子卻有些無法支撐來自屋頂的重壓,朝廷如同柱子,內廷如同房梁,而百姓就是根基。大明根基變大了,柱子房梁依存,可是房頂卻越來越重。

正可謂是頭重腳沉身子輕。大明已經開始顯露出疲倦之態,疲倦一時總有機會恢復,但怕的是積勞成疾,無藥可救。

在袁凌鳯看來,大明還有救,手段也很簡單,允許海運,明確稅目,將那些從大明身體上吸血的文臣和那些已經成為大明沉重負擔的宗室拋棄。

只要做到這些,大方向的正確,小的失誤阻擋不了大明的強大,但是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大明禁海,雖然南商走私糧食大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商業在於內部不能得以擴大的時候就要積極地轉向外部,南商的出現也正是大明的南方已經難以容下龐大的商業了。而北方常年遭受邊患的威脅商業受到抑制,南商沒有選擇推翻大明,已經是大明多年以來推行忠君愛國價值觀勉力控制的最好結果了。

至於明確稅目,這是戶部的事情袁凌鳯現在根本插手不得,他能做的只有曲線救國,透過交給周後一些帶有壟斷性質卻不與民爭利的新玩意來補充內庫,大明商稅三百萬兩,農稅兩千二百萬兩,即便是遼餉九百萬兩,練餉七百三十萬兩,這些全加起來也只有四千萬兩。這些還不算那些受到市價影響的以物抵賦,實際上真實得銀只有三千六百萬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