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崖學制

厲害的人正是陝學中的部分人。

“不跟你們玩了。”這不是袁凌鳯的氣話,他確實是這麼做的。

朱慈烺看著北崖堡內推平一片住宅,正在原地興建的袁氏族學,有些無語。

這樣一套標新立異於傳統培養士人的教育體系讓他有些看不懂了。

不過這是北崖袁氏的家事,朱慈烺不好多嘴。不過小學卻有大變故,對於那種實在唸不了書的孩子,袁凌鳯也沒有放棄,後三年不去讀書,但是一個強健的體魄還是必須有的,除了每個孩子每日日常的鍛鍊外,這些孩子要練的也很多,那些退下來的嶺衛族衛,除了打仗外,就只能去種地了,這在袁凌鳯眼裡是一種浪費,特別是那些於邊地十幾年的嶺衛老兵,正好可以用來訓練這些不好好讀書的孩子。

於是在小學中擁有了獨立的武院,這些孩子以後除了一部分聰慧的會進族學學習武略,其他的全部會成為嶺衛備選。

起初還有些不同的聲音,不過在袁凌鳯的苦心婆口和專斷獨行下,也漸漸消失了。

而這些朱慈烺都看在眼裡,北崖堡雖然只有八萬人,但是如果真如袁凌鳯所說的那樣去做,朱慈烺背後生出來一身冷汗,袁凌鳯所圖太大了。

現在看不出什麼,但是十年後,半年後,北崖袁氏必將立於世家大族之列。

世家,大族,大宗,大家,勳貴算是大宗,此時的北崖袁氏也算是大宗,可是真的這麼下去,北崖袁氏的實力卻是不斷的增長的,甚至五年後,北崖袁氏將出現一個井噴式的發展,看似沒有什麼頂尖人才,但是這底子卻厚實無比。

朱慈烺清楚那些號稱世家大族的家族,不過是傳承久了的投機之輩,只不過他們投的是亂世的機會,每每國家危難,便是這些世家大族作亂之際,雖然於大明一朝世家大族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但是看看朝堂上那些款款而談的大臣,那一個沒有直接或間接受過那些隱去獠牙的世家大族恩惠。

不過朱慈烺對於北崖袁氏的這些變化卻沒有多少提防之心,因為袁凌鳯讓各類雜學進入族學,從根本上便放棄了去影響政局的籌碼,只是袁凌鳯真的會放棄這些嗎?

答案是不會,袁凌鳯很清楚,緊握手中的才是實力,懸於高堂的權柄,看似無所不能,卻事事不可為。

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了夯實的家族基礎,袁凌鳯不相信自己的子弟在各行各業族人的支援下會沒有政績升遷,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北崖學制這個新詞是袁凌鳯和八位家主,九位族老在宗祠中連議三天得出來的結果。

現在框架有了,可是老師去哪裡找成了頭等大事,十年前袁凌鳯不會有這個煩惱,可是今時不同往日,原來北崖袁氏一宗,除了袁凌鳯的爺爺外,有進士一人,同進士兩人,貢士七人,舉人十二,秀才二十三,童生七十九人。

但是一場大變之後,北崖袁氏五十歲以下的族人只有舉人三位,秀才九位,童生二十七。

十五年風雲,北崖袁氏失血太多了,就是這僅有的三位舉人,也是當時當機立斷,丟了好不容易混出頭的五品官位,回了老家,至於其他人,大多冤死於獄中。

到了現在北崖袁氏也僅有這三十九位擁有文位的人。

雖然也有很多識字的人,但也僅僅停留於識字。

當務之急是小學,袁凌鳯還不至於好高騖遠的希望自家族學能夠比肩那些大的書院。

一個小學一個秀才,三個童生,人手著實不夠,只能徵召族裡面那些讀過書卻沒有文位的人。緊緊巴巴的找出來不到二百人。

現在每個小學適齡的孩子有近千之多,按著袁凌鳯的安排,分六級,最高三級由三位童生輪流帶課,至於平時每級還會配四個讀書人,一邊讀書一邊教書,至於秀才雖然不具體教書,但是擔子也不輕,他們九人要負責整個小學的教學質量。

這樣林林總總下來,北崖袁氏讀書人的底子掏空了,可是現實情況就是這般,袁凌鳯是手中無米難以下炊。

至於族學,三位舉人現在已經離開了北崖堡,每人帶著三十嶺衛,去各處遊學,說是遊學其實是身負重任,他們三人早已知道自己再無官路,年齡不允許,資歷也不允許,不過這幾年來他們身居北崖,平日裡只是待在原來的族學中,教授族中不多的讀書人,這一次也被袁凌鳯搜刮乾淨了,他們看出來袁凌鳯的圖謀,老族學停了也罷,因為袁凌鳯給他們講述的新族學那類似於稷下學宮的構想,打動了他們三人,而他們十五一過便出北崖“遊學”,其實是為了去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