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北崖堡來了很多人,關中將門九門來了八家,白,劉,王,李,尤,張,常,曹。每一門都由家中的一名老將帶領著百餘著甲子弟。
今日不為別的,只為袁家重歸將門。大明,文重武輕,到了現在以前將星雲集的關中只留下了現在這九家。
悲哀嗎?
不,將門也希望天下無戰,所以長久的國泰民安讓將門的聲勢變到最小,關中八百里秦川,秦漢唐明,歷朝歷代關中歷來都是兵員重地,只是將門苦,將門哭。
將門是歷朝歷代中軍隊的中層力量,可能名聲不顯,卻是每個王朝中不能缺失的部分。
今天袁凌鳯邀請他們來到北崖就是為了宣佈北崖袁氏重歸將門。
八家將門來人就是接受北崖袁氏重歸將門,也是檢驗北崖袁氏是否有資格位列將門。
將門的規矩很簡單,只有一個字——打。
北崖堡外,早已經空出來一大塊平地。九家人來到這片空地上,在盔甲的外面罩上特製的棉衣,這些棉衣有兩層,是為了族衛專制的比武用具。
“關中白家,傳自殺神白起,請。”白家的一個老將軍朗聲說道。
“北崖袁氏接下了,請。”袁凌鳯手持棗木棍帶著嶺衛走到場中間。
“方、圓、錐行、雁行、鉤行、玄襄、疏陣、數陣、火陣、水陣。”袁凌鳯每一聲令下,後面的族衛便將陣勢擺出來,真正的陣,或者說春秋至秦的陣,沒戲本中表現的那麼複雜,很簡單,大致分進攻和防守兩種。
以方、圓、錐為主。這三種是在打堂堂之陣時用,依兵力、兵士的戰鬥力、戰車的數量不同而定,並沒有多少玄機可言,只要佇列整齊既可。
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衝擊用。
圓陣主守,車兵置於陣中央。
方陣攻守兼備,車兵置於後,保證陣型有足夠的厚度和反衝擊的力度。
疏陣和數陣是以步兵打車兵的戰法,類似於以後的散兵陣,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獨自作戰,尤以吳、楚用得多(戰車少,倒不是裝備不起,是用處不大,兩國水網密集,不適合車兵馳騁)。
雁行陣是弩兵的特殊戰術,長處在於加大弩兵的正面遠端火力密度。
玄襄、鉤行則較複雜,除非訓練有素,才能運用自如,威力也大,相當於大兵團的兵種配合。
以玄襄為例,弩兵在前陣,射完後後撤,車兵在兩側,長戟在中陣,長矛在後陣,講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擊。當時的中原可能只有魏秦兩國能列此陣迎敵。
鉤行陣則是標準的車兵終極陣法,預先將車兵排在鉤的兩頭,中間放置弩、戟、矛諸兵種,由中間先出動攻擊,兩側縱列的車兵出擊,戟兵等叢集兵種再跟上。
這是孫臏兵法中的古陣法,後來的陣法都是以此為基礎演變的,雖然沒有了戰車,不過在場的都是將門中人,沒人會小看北崖袁氏嶺衛擺出的陣型,都是行內人,打眼一瞧就明白了,畢竟兵法乃是將門不傳之秘,例如袁凌鳯曾經使用過的鋒矢騎陣,就是將錐形陣和疏陣結合而成的。
靈活的搭配陣法,士卒的素質也是陣法必要因素,佈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透過合理排兵佈陣發揮最佳效能,克敵制勝。例如戚繼光的鴛鴦陣,便是戚繼光結合戰場自創而來的,而鴛鴦陣的基礎就是古陣法,將方圓錐陣運用到了極致。
放到後世熱兵器戰爭就是立體攻勢,只不過因為兵器的不同,不過陣型是死的,而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便是要看指揮將領怎麼將部下的攻擊和防守發揮到極致。
這片土地的歷史就是一部傳承幾千年的戰爭史,避敵之強,攻敵之弱,最終就是比較雙方軍隊的承受力,而到了最後在研究所有戰爭中的所有過程後,就會發現,事實上戰爭最終決定勝敗的還是人。
圍觀的其他七家將門老將軍互相點了點頭,戰陣這一塊,北崖袁氏這幾十年沒有落下功課。
不過僅僅這一項,還不足以北崖袁氏重新回到將門行列。
光說不練假把式,只有打一次才能試探出北崖袁氏的實力。
“老白頭,直接跳到最後吧。”將門的李家老將軍發話了。作為大唐皇家在關中的後裔,李家完全有資格說這一句話。
“依你。”白家老將軍點了點頭,這時候還在場外觀看的七家將門子弟走了進來。
各家皆有偏重,有的擅長騎兵,有的擅長步戰,有的擅長林間作戰,有的擅長水戰,而現在他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