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宸見王昆說得有些沉重,便笑了一笑:“但是大家也認識到:不僅要看到東北老工業基地目前存在的問題,還要看到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潛在優勢和積極因素。如果把東北老工業基地優勢總結一下,我看主要有兩條:一是工業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巨大。東北地區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帶的核心位置,經濟jiāo往條件優越。聚集了一大批大中型國有企業,綜合配套能力強,規模經濟優勢顯著。積累了大工業生產的豐富經驗,再次崛起的希望很大;二是東北地區集中了一批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較強控制力的中央企業,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巨大優勢和希望所在。”
王昆也笑了一笑:“我們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還是要把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調整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沒有國有企業的崛起,就沒有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沒有國有經濟佈局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就難以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調整和改造。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正處於從低收入向中收入到高收入的過渡階段,能忠實地體現國家意志的企業群體只能且必須以國有及其控股企業為核心來形成。南美國家採取了市場主導型經濟的發展模式,政fǔ主要運用貨幣、財政等經濟政策,不再直接cào縱企業,但這些國家經濟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金融危機。國有企業的功能,就是實施政fǔ主導經濟發展模式的直接調控手段。”
蕭宸點點頭:“當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是主體,結構調整是主線,制度安排是關鍵環節,加快發展是戰略目標。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意義在於落實國有資本出資人代表,維護國家作為資本所有者的權益,搞活國有資本經營。這中間,涉及到政fǔ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能分開、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的劃分、國有資產運營體制建設;更涉及到國有經濟的戰略xìng調整,公有制尤其是國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的拓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等,這將為各個地方實施國有企業改制改組提供廣闊的空間。”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的三大負擔是相當沉重的。我認為解除國有企業三大負擔,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當務之急。國有企業三大負擔,嚴重地阻礙著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只有負擔解除了,國有存量資產才能從舊體制下解放出來,流動起來,提高存量資產的效率,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考核制度、人事制度、分配製度以及對國有企業資產的重組等改革才能順利進行。”
蕭宸看著王昆:“哪三大負擔?”
“第一個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辦社會負擔狀況。我曾經結合一些統計資料,分析了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辦社會的基本情況,發現東北地區企業最重的歷史包袱就是企業辦社會。資料顯示,2002年末東北三省共有國有企業辦社會機構7183個,年末職工人數491000人,企業補助經費為153。8億元。其中中央企業在東北總共有企業辦社會機構3476個,職工30。7萬人,企業補助經費為129。86億元;地方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機構3707個,職工18。38萬人,企業補助經費23。94億元。可見東北中央企業辦社會經費相當龐大。”王昆很清晰的記得這些資料,看來是huā了真工夫的。
蕭宸想了想,說道:“關於解決企業辦社會負擔,我目前也只能給一點原則上的建議:一是統一思想,明確分離企業辦社會工作的目標要求,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分離企業辦社會工作。二是按照十一號檔案jīng神,選擇部分老工業基地城市作為試點,同時有步驟地分離大企業的辦社會職能。三是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確定納入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範圍的機構。四是進一步明確分離社會辦社會中地方政fǔ和中央政fǔ的責任,分析責任難點。五是分離的重點是企業辦的中xiǎo學校及醫院。六是中央財政對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區分不同情況給予支援。七是在分離過程中有些政策限制可以放寬,或給予相應優惠。八是分離工作要與其他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考慮。九是分離過程中要明確職責、加強領導。”
王昆一邊聽著,前面副駕駛座上王昆的秘書卻是已經錄音了,蕭宸說得太快,他縱然行筆如飛也寫不下,只好開錄。
王昆則說:“第二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多餘人員負擔狀況。我以祥林省為例說一說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的多餘人員負擔。目前我們祥林省下崗再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已高達8。9%,大大超過祥林省從業人員佔全國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