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0部分

期,在這個過程中,在cào作改革時一定要穩,在改制的過程中,必須讓所有職工滿意,使他們的利益得到保證。而且,應該一企一策,不能一刀切。總而言之,政fǔ在cào作改制的過程中,要走慢棋,打好基礎,不能cào之過急。”

他說到這裡,若有所指地看著王昆說:“維軍省長在某些事情上,可能有些失之謹慎了。”

王昆微微有些詫異地看了蕭宸一眼,他當然制度祝維軍省長是怎麼回事,但那是一個省長,正部級實權地方大員,真正的封疆大吏之一,前幾天自己跟蕭副總理會面時,蕭總理也沒有表示——明示和暗示——要對祝省長採取什麼動作措施,祝省長算來也是東方派的年輕干將之一,最近幾年頗受器重,東方派跟蕭系的關係有些瓜葛勾連,在某些層次甚至有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方派的一號人物當初就是蕭老推薦去的中央,他在中央的這十幾年,雖然有試探蕭系的動作,卻也從來沒有真正跟蕭系動過刀子,了不起就是敲一下悶棍——還沒有敲得太重,從沒打死過人。如此來看,上面應該不會對祝省長下狠心才是,那蕭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說當初在江東的時候王昆看蕭宸還是當作晚輩來看,那麼對於現在的蕭宸,王昆就再沒有這種俯視的態度了,他斟酌了一下,說:“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當中,國有企業的問題是重中之重,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中,國有企業如何抓好自身的改造和管理工作,這也是目前我們正在努力探索的,維軍同志就算某些事情步子邁得太大了一點,也還是求變心切,可以理解的吧?”

蕭宸沒有立刻回答,卻是幽然說道:“前天我跟政務院政策研究中心的王主任聊了一會兒,他也提到了東北振興的問題。王主任的意思是,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調整相對滯後,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進一步顯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東北地區國有經濟比重偏高,結構不合理;二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資產質量較差,經濟效益偏低;三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包袱重,困難企業多。”

蕭宸頓了一頓,說:“因為我最近半年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忙東北的事情,算是比較瞭解情況,所以我就補充說,除上述問題外,東北地區不少國有企業還存在著觀念陳舊、機制不活、技術落後、管理粗放、人才流失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更進一步加劇了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的困難局面,延緩了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前進步伐。”

蕭宸輕嘆一聲:“當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局局長齊曉旺同志也在場,他進一步指出了東北地區中央監管企業的問題說:中央監管企業經濟總量大,但資產負債率高,經濟效益不好;中央監管企業規模大,但壟斷xìng和基礎xìng行業比重高,產業結構轉型難度大,其中突出的問題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後、對資源型工業依存度高;中央企業包袱重,與其他企業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平等競爭。”

“我們發改委東北振興司的同志則認為,對於東北地區落後的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在於改革滯後,市場化程度低,具體分析來看,東北地區產品基本市場化了,而要素市場發育程度則很低,特別是勞動力市場發育程度處於全國最低水平。政fǔ官員的觀念和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是市場化改革的最大障礙,能否把市場經濟觀念轉化為實際行動,關鍵就看政fǔ官員能否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棄應該放棄的權利。要加快市場化改革程序,東北地區政fǔ必須儘快將市場經濟觀念,轉化為政策和行動,擺脫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路徑依賴,儘快實現政資分開、政企分開,真正讓企業自主。”

王昆微微點了點頭:“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陷入發展滯後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卻是三個方面:第一,體制的轉換使東北地區經濟賴以成長的制度環境發生了根本xìng的變化,東北地區的經濟成長日益失去制度xìng優勢,並需要承受比其他地區更多的改革與體制轉換成本。第二,東北地區的資源稟賦與社會經濟的‘主導資源’發生了重大變化。經過多年的大規模開採和開發,東北許多資源開發xìng城市和地區可採資源不斷減少,最終釀成了目前‘資源枯竭地區’問題的集中爆發。第三,東北老工業基地得以快速發展的區位優勢發生了重大逆轉。改革開放以後,東北地區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劣勢進一步突顯出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絕大部分地區沒有列入國家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昔日國家的重要工業基地出現了向‘經濟邊緣地區’演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