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推卸責任:市場經濟就是這樣,不怪我們。而後者這樣說則是以此來否定市場化,既然遷徙自由導致勞力湧入壓低了工資,出路豈不就是限制流動、重新束縛農民嗎?
而2004年民工荒有力地證明:所謂的勞工廉價並非‘市場均衡’之過,而是有非經濟的因素。在我看來至少有三點:第一是所謂集體談判權的缺失。近年來華夏商會自治的步伐遠遠超過工會自治的步伐,更別說外來工連非自治的工會也沒有,面對官府、廠商與本地戶籍特權三結合的壓力,外來勞工根本不能集體談判。沒有討價還價何談‘市場均衡’?第二,現在的發展階段,農業是弱勢產業,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至少在前幾年,農業要比正常條件下更為弱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此次稅費改革前,我國的稅收實際上是‘倒累進’的,取貧益富,農民的‘負擔率’比其他群體更大。這直接導致2000年前後糧食主產區大量土地拋荒,農民被‘擠出’農業的速度反常地加快,這樣的‘勞動無限供給’不能說是純市場現象。第三,很多地方仍然歧視外來工,限入禁入的政策很厲害,因此當時農民工能進入的只限於很少的幾個地方,這些地方的勞動自然就‘過剩’到了反常的地步。去年稅費改革了,其他地方准入了,嶺南的‘廉價勞動’馬上難以維持。
以上幾個因素都是非市場因素。現在好講什麼‘政fǔ失靈’、‘市場失靈’,實際上是政fǔ有效的領域它‘失靈’,市場有效的領域政fǔ卻‘能得很’。恰恰反過來了。比如土地問題,現在很多人都說土地sī有制不能搞。土地sī有是不是最佳選擇我也懷疑,但問題是現在部分‘三農學家’說土地不能sī有的理由與某些土地管理官員討厭土地sī有的理由恰恰是相反的。前者說土地sī有農民就會賣地,農民失地就會天下大luàn,因此必須透過‘官有’來為農民提供土地保障。可是後者卻說土地一sī有農民就不肯賣地,官員搞不成圈地運動影響招商引資經營城市等等,因此必須靠‘官有’來奪取農民的土地。我多次聽到某些官員義憤填膺地說,如果搞了土地sī有他們的城市就不會發展那麼快,東方市之所以能超常發展就是因為有圈地制度。這不是扇了三農學家的耳光嗎?其實歷史上土地sī有造成農民戰爭的說法十分可疑,而那些官員的說法倒表明:如果政fǔ的土地政策出發點是這樣,那恰恰會由於‘土地官有’而造成土地兼併,兩極分化,甚至有可能造成農民戰爭。”
蕭正忍不住笑起來:“農民戰爭,這話過了吧?”
第036章 同一副腔調
第036章同一副腔調
yù泉山別墅。
蕭正與蕭宸正談著,蕭正的機要秘書從旁邊過來報告說:“蕭總理,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範主任來彙報工作,是關於06年經濟預測的,您看什麼時候接見一下?”
蕭正嘆了口氣,看了看掛鐘,擺手道:“就現在吧,後面那麼多安排,哪裡還有時間?”
機要秘書點了下頭:“好的,我馬上安排。”
一聽這話,蕭寧和葉yù靈立刻起身,齊聲道:“那我們迴避一下。”蕭宸也說:“大伯,我也……”
“你留下聽一聽,xiǎo寧,你帶yù靈去xiǎo宛那邊,順道去接一下你媽,一起過去吧,xiǎo宛今天說要給你們親自下廚……她會做什麼飯!這個熱鬧我可不湊,我謝謝她了,你們自去赴難吧。”蕭正居然難得的開起了玩笑。
蕭寧笑呵呵地說:“爸,這話我一定如實轉達xiǎo宛,你就等著她找你算賬吧,yù靈,我們走。”
這玩笑蕭寧能開,葉yù靈自然不會多說,只是在一邊笑著,被蕭寧拉著,親親熱熱地出去了。
蕭宸這才回頭問道:“大伯,這個我能聽吧?”
蕭正佯怒:“怎麼,我連這點分辨能力都沒有了?”
“呵呵,看您說的,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蕭宸笑呵呵地回答。
說話間,一個五十來歲、微微有些發福的男子走了進來,他戴著一副高度無框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倒的確是一副研究人員的模樣。
“蕭總理,蕭主任……哦,蕭書記。”來人微微有些拘束,笑著打起招呼。
蕭宸笑起來,這人名叫範平津,當初蕭宸在國家發改委的時候,跟他倒也見過幾次,不過都是在會場上,sī下倒是沒打過多少jiāo道,勉強可以算是點頭之jiāo。不過他還是很客氣地站起來,跟他握了握手,請他坐下。
蕭宸這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