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7部分

是著重於改變結果(增長方式),而沒有改變原因(工業化道路),因而保留了很多舊體制的遺留問題,改革效果不明顯。

舊體制遺產在以下幾方面表現較為突出,剛才我已經說過一些:第一是政fǔ對重要經濟資源的配置權力依然較大;第二是gdp增長仍是考核幹部的主要標準;第三是現行財稅體制仍以增值稅作為主要稅種,在中央和地方實現分權和要素價格扭曲的條件下,促使地方都搞產值大、收入多的產業。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解決,必然導致各級政fǔ官員走老式工業化道路。

第十個五年計劃在實際執行中有兩個問題發生了變化。一是市場作為經濟結構調整主體的基礎xìng作用有所弱化;二是結構調整的方向發生了變化,不是按照比較優勢進行調整。”

這個時候,蕭寧忽然chā了一句嘴:“爸,xiǎo宸,我說一句。其實我老覺得,把經濟發展戰略提到國家宏觀戰略的角度,本身是否合適就是一個問題。經濟發展戰略這個概念使得我們經常希望有一部分人的認識變成支配整個國家資源配置的政策,這樣就得給政fǔ相當的權力,所以政fǔ部mén其實最喜歡用‘發展戰略’這個概念。不論我們討論的結果是優先發展什麼,只要到了政fǔ那裡,往往會扭曲為最能顯示其業績的東西,原因是不能真正給政fǔ設立一個好的jī勵機制。政fǔ的政策一定會扭曲市場資源配置,而且在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歧視,導致大量的尋租行為和**現象,所以我一直覺得靠政fǔ來發展這些新興產業是不太可能的。市場的優點在於不會讓每個人犯同樣的錯誤,而我們現在是希望那些不會犯錯誤的人為國家制定產業政策,告訴我們資源應該如何配置,這是很危險的,因為不存在這樣的人,一些人的錯誤會導致整個社會的錯誤。”

蕭正笑道:“我們都知道斯大林同志當年在前蘇聯發展了重工業,儘管在當時對於反法西斯戰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是弊大於利,是行不通的。而華夏**在南巡同志和你們爺爺的領導下提出了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xìng作用。按照這個推論來說,xiǎo寧剛才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他的觀點如果這樣直白地說很多人也接受不了。這裡面其實有一個誰來決定發展戰略的問題。從歷史上看,有些規劃是相當好的,比如說十四屆三中全會和十六屆三中全會,一個是《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一個是《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都是相當好的規劃。所以,在華夏的體制下,國家在配置資源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討論發展戰略,還是不可避免的。同時,這可能也是華夏的一個優勢,雖然我們也遇到過很多的挫折,但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決策過程,只要黨做出決策,統一思想,用黨決定的方式定下來就可以高度執行,這個政策要是對的話就不得了。”

蕭宸卻表示了對蕭寧的一定支援:“如果完全是市場化戰略控制,我覺得寧姐說的完全是正確的,但是現在不是這樣,大的層面還是應該有經濟戰略架構。但是微觀最好也要更多的市場化,我相信現在有一定的市場化程度,企業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比如說嶺南làng都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問題,企業就做出了理xìng選擇。”

蕭正呵呵一笑,卻忽然朝葉yù靈問道:“yù靈有什麼看法?”

葉yù靈本來不打算chā嘴,被這樣一問,只好說:“我覺得,經濟學家們有責任幫助政fǔ改變現有的經濟環境,即從官本位向商本位的轉移。在歷史中可以看見,任何一個國家在商本位佔主導的階段,就是人們生活最好的階段,gdp發展水平最高的階段;凡是在官本位的階段就一定是經濟發展最差的階段。計劃經濟的根源是零支出預算,就是我給你一塊錢,我就少了一塊。但是市場化經濟學原理是,我給你一塊錢要拿回十塊錢。現在的價格扭曲,是由於政fǔ主導造成的,如果不實現政fǔ從官本位商本位的轉型,就不可能實現真正市場化。”

蕭宸對此表示了謹慎的支援:“我們討論經濟發展戰略,尤其是看那些經濟學家討論經濟往往忽視經濟外體制的制約。剛才寧姐和yù靈所說的要素價格被低估,是市場價格低嗎?不是,是人為壓低的。如果說我國勞力價格低是因為有太多的勞務,那麼華夏土地如此稀缺,為什麼也這麼廉價?過去說làng都外來工十年薪資不長是由於勞動過剩,市場均衡工資就是如此。有趣的是當地政fǔ與‘批判的經濟學家’都這樣說,前者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