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個十年還差不多。他們預計MPC75最起碼也要十五年才能建功,等飛機上天之時,國內的航空業也該增長了,時間正好。
不過他們倒也對施密特的樂觀預計保持肯定,外國人認為********需要這麼多的飛機,或許也是有些道理,咱們自己別否定人家的看法了。
兩個投資方都這麼認為,中航技也沒有意見,江同問道:“MPC75是考慮裝備哪種動力系統,不是渦漿發動機嗎?”
施密特說道:“我們考慮過渦槳發動機的可能,但是這種發動機有一些難點現在無法克服。而渦扇發動機的方案有寶馬和羅羅合作的BR715渦扇發動機、美國艾利遜的Gma3014渦漿發動機、德國戴姆勒賓士的MTURTF180、美國蓋瑞特TFE742和法國的CFM系列。”
他看了一眼林強生:“關於動力系統,林先生有些不同的意見。”
林強生說道:“目前這些發動機機型還都是紙面計劃,除了法國CFM可以在幾年之內拿出配套的成熟發動機之外,其餘的都需要較長時間設計!”
“原來是這樣,羅爾斯羅伊斯、寶馬、賓士的MTU這些我們都聽說過,但是蓋瑞特、艾利遜,他們在航空發動機上的技術實力不怎麼樣吧?”江同疑惑的問道。
林強生笑了笑:“艾利遜是搞變速器的一家公司,他們在齒輪技術上很有影響力,而蓋瑞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渦輪增壓器製造商。兩者在單品製造上都很有實力,但是航空發動機的工業集合度非常高,這樣兩家公司就不怎麼合格了。
尤其是蓋瑞特這家公司,他們在81年開始與臺。灣的漢翔航空工業公司合作,發展IDF戰鬥機的動力裝置TFE1042發動機,這就不好合作了!”
“啊,竟然有這回事?”江同等人大為驚訝,如果是這樣的話,蓋瑞特參與MPC75專案就不好了,一不小心就有觸雷的風險啊!
施密特疑惑的看著翻譯,林強生後面的話顯然很重要,中方人員的面容都嚴肅了起來。
林強生改用英語道:“我屬意寶馬和羅爾斯羅伊斯的發動機研究計劃,還有MTU公司的核心技術是低壓渦輪、高壓壓氣機技術、渦輪輪盤製造工藝。羅羅、MTU同是國際航空發動機公司(IAE)的成員企業,負責V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