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偵知,畢竟,任何官方媒體本身就是政治機器,得準確反映權力場的陰晴。
於今,電視尚未普及,上報率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參照。
德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孟俊,鐵了心的跟薛三走,也就難怪德江日報的報道,側重薛市長了。
邱躍進十分清楚黃思文跟薛向之間的齟齬,兩次常委會挑戰失敗,這位黃市長几乎成了薛老三的死仇。
而在常委會上,重新證明了自己的薛向,順理成章,全盤接手了德江市委的權力。
這是個似乎從來都不知道避嫌的傢伙,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短短一個多月,這傢伙便處理了十幾個處級幹部,二十多個科級幹部,令整個德江官場為之一肅。
更邪門的是,這傢伙近乎以越權的形式大規模的動幹部,然德江上下,卻罕有批評之聲,非但如次,德江政府各部門的辦事效率,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提升。
幾項諸如修建廣水渠、裁撤村一級財政人口等說了幾年都無法推進的重大事項,也被薛向力排眾議,以鐵血手腕,強行推行開去。
即便是對手,邱躍進也不得不讚嘆薛老三的魄力。
此刻,見黃思文自憐自艾,望洋興嘆,邱躍進心中哂笑,嘴上卻道,“急什麼,活土匪願意忙,就讓他忙活去,咱們鬆快自己的,看,這江外的風景,煙波渺渺,歸帆點點,天高水闊,正是遣逸興,壯思飛、登高憑弔的大好當口,何必想那許多。在我看來,得意失意,不過旦夕,孔尚任說的好,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咱們急什麼,好戲在後頭呢。”
“後頭後頭,我的邱大書記,你說了多少個後頭了,我到今兒也沒等著你的後頭到底是什麼,再等下去,我怕即便是你有後招,也使不出來了。你看看這一個多月,形勢全變了,那幫牆頭草又一窩蜂地去舔活土匪的臭腳去了,再拖下去,你我就快成空筒子了,就是再有大計劃,手底下沒人,又有何用?”
黃思文又急又怒,說到急躁處,臉上的青筋都直往外掙。
這半個月來,他明顯消瘦了,以前並不顯眼的顴骨也高高支起,整個人顯得十分的落魄憔悴。
原來,自打那次常委會後,薛老三大展拳腳,彰顯能量,徹底掌握了德江的政局,而黃思文從前陰結的一股勢力,幾乎消散殆盡。
除了顧俊明,許衛國,因為省裡的關係,不得不靠近他外,孫明,夏耀東,曹偉,白啟明等人皆非是他的嫡系,又開始和他黃市長保持起距離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成了
尤其是孫明孫副書記,此人簡直毫無節操。
頭前,還跟著他黃某人,同活土匪勢不兩立。
沒過幾天,尋了個機會,這傢伙便又跟主動尋活土匪套起了近乎。
活土匪不過稍稍擺出了拉攏的姿態,請他在市委機關食堂吃了頓餃子,這傢伙立時又調轉了碼頭,連那大計劃也不管了。
許在人家孫大書記看來,沒了活土匪支援,什麼大計劃都是狗屁。
而孫明這一倒戈,帶來了更壞的連鎖反應,夏耀東,曹偉等人紛紛異幟,雖未必徹底倒向了活土匪,但活土匪釋出的成令,這幾人無不密切配合。
若非如此,就憑活土匪區區一個副市長如何能號令德江,短時間內,如此大範圍的動幹部?
一想到此事,黃思文就火冒三丈。
在他看來,當務之急,便是將那大計劃推上日程,唯有如此,才能一振聲勢,東山再起,將活土匪打入泥濘裡。
邱躍進斜靠在沙發上,雙腿搭在大理石茶几上,嘴角淺笑,“我的大市長,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認為咱們目前的當務之急,不是大計劃,而是反思,若不好好反思,再好的大計劃,沒準兒也得成為鏡花水月!”
“反思?反思什麼?”
黃思文莫名其妙。
“反思咱們為什麼一直以來,和薛向的鬥爭,總在失敗,思文市長,您不會認為失敗不需要反思的吧?”邱躍進幽幽道。
黃思文一張瘦臉,立時拉得老長,顯然,他認為邱躍進這是在戳他傷疤。
邱躍進絲毫不以為意,接道,“別怪我話說得難聽,而是咱們這個大計劃不上馬則以。上馬則必定成事,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閃失。”
“你回憶回憶,咱們和薛向幾次爭鋒。哪次看著不是握著必勝之局,可咱們何曾想到其中的破綻。就拿前一番來說,你黃市長和周道虔掌握了六票,且是書記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