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左右,論數額,已是歷史之冠,但論比重,卻在軍史上算不得什麼,朝戰,越戰,軍費的比重通常都能冒到財政開支的一半左右。
百分之十,算不得多,如果說軍費短缺,增加比重就是,改開以來,國家雖然經歷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算逐漸富強起來的總體認知,沒有人反對。
雖然富起來了,卻並不意味著軍費必須增加,在老首長未來三十年無大戰的論斷下,相比經濟建設,軍隊建設不可避免地放到了相對次要的位置。
此外,國力雖然稍有強盛。但改開事業方興未艾,處處用錢,處處缺錢,中樞財政哪裡又有餘糧。
即便是實行了大裁軍,減員增效,分攤到每個戰士頭上的軍費有所增加。但在世界軍事大革新的浪潮下,軍費激增不可避免,偏偏中樞沒有這個財力。
作為共和**事革新的主要推動者,面對此種現狀,薛安遠夙夜憂嘆,焦心不已。
可再是憂心,可觀問題擺在眼前,必須加以解決,薛安遠沒有主意。卻有人提出瞭解決辦法,那便是國防軍下海,組織經營自己的產業,還打了比方,就好比開墾南泥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倒是個主意!”
沉吟片刻,薛老三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是個主意?老三。你是豬油蒙了心吧!”
薛安遠虎目圓睜,雄威撲面。怒道,“軍人是幹什麼的?是保家衛國的?軍人若是幹了商人的活兒,那還叫什麼軍人。軍人都唯利是圖,還培養什麼犧牲精神。若真是倒了要靠軍人倒買倒賣的地步,那我寧願全軍都勒緊褲腰帶,小米加步槍。也絕對比端著洋槍洋炮的少爺兵有戰鬥力!”
薛安遠說的是事實,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國防軍下海持續若干年,弊病終於露出來了,一如薛安遠所言。戰鬥力出現了斷崖式下崩,相當部分的軍人出現了問題。
不過,兩世為人的薛老三卻能辯證地看待問題,說道,“大伯,您先別急,咱不是在討論問題麼,討論問題就得公平平等,要不然,我可去睡了,可沒功夫受您埋怨。”
薛安遠瞪眼,戚如生往他手裡塞了塊西瓜,催促道,“趕緊說,別繞彎子,明天的會還得接著開呢。”
薛向自顧自抓起快西瓜,一口吞了,說道,“這個問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