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也別說我,你也就是現在在京城上班,才隔三差五的回來,我可聽小適說了,你還搬到外面租房子去了,成何體統,家裡擱不下里?有你這個榜樣,小晚也搬出去了,都這樣學,再過個幾年,這家非搬空了不可,還有,小適轉學是怎麼回事兒,我怎麼不知道,她在育英讀的好好的,沒事兒,瞎折騰什麼…
薛向心中苦笑,這小傢伙是越來越刁鑽了,還以為被自己訓老實了,哪裡知道背後打了那麼多小報告,就等著今天呢!
“得得,您甭說我,我也甭說您,各有苦衷吧?怎麼著,您今兒回來,又有什麼指示,您可別您是今兒得閒,想回來住兩天?”
薛老三打趣道。
薛安遠早習慣了和這個侄子的對話方式,這人就是個機靈鬼,隨時能化成你肚子裡的蛔蟲,不給面子時,他就把你最含蓄的簾子挑開,讓你愣著臉講話。
這會兒,薛安遠就有些楞臉,心中訕訕,面上卻極是嚴肅,“怎麼說話呢?這裡是老子家,老子願意回來住就回來住,你小子想當家?等老子閉眼了再說!”
捱罵歸捱罵,薛向憋著勁兒等著薛安遠回到預設軌道上來,果不其然,罵完,便聽他接道,“對了,聽說你小子過兩天,要下華東,有件事兒,你幫我辦一下。”
薛向心想,“您這還是有事兒啊,知道我要走了,這才趕緊回來的,卡得可真準。”
心中腹誹,這次,卻沒流露出來,他到底沒養著喜捱罵的嗜好,靜聽薛安遠下文,“徐嬸,你還記得麼?”
“徐嬸?哪個徐嬸?哦,我想起來呢,您說以前在老軍區大院做幫傭的徐嬸吧?記得記得,我怎會不記得呢,她烙的肉餅最好吃了,小時候還老找他拿錢買冰棒,怎麼樣,最近徐嬸還好吧?”
薛向口中的徐嬸,也算是薛家的老人了,建國後就在薛安遠家幫傭,六十年代的第六個個年頭,薛安遠方被下放,薛家在a軍區大院的老宅就遭到了衝擊,幫傭徐嬸也被革委會趕回來了河北老家。
徐嬸在薛家近二十年,是家裡名副其實的老人,也算薛家的半個家人。
薛安遠起復後,第一時間就聯絡了徐嬸,哪知道徐嬸已經隨女兒嫁到了魯東,自此山水重重,兼之徐嬸年歲已大,難以跋涉,薛安遠又忙,十年過去了,竟是再未相見。
只逢年過節,薛家都會有份禮物專寄魯東,十來年,從未間斷,也算全了這份賓主之誼。
而這些,薛向也都清楚,卻實在不知道伯父此刻又提起徐嬸,用意如何。
薛安遠道,“你徐嬸其間給我打過兩次電話,語焉不詳,欲言又止,我怕她是遇到什麼麻煩,又不好意思說,你這次去華東,繞到去她家看看,多少年都不見了,還挺想她的,你徐嬸可是個老好人,細算起來,咱們老薛家可是虧欠人家啦!”
薛向本想說,自己下華東乃是公事,組內具體任務分配都不清楚,許是不到魯東了,可聽了薛安遠頗具的鬱結的感嘆,到嘴的話便改了,“知道了,我會過去的!”
“還有件事兒,你小子得給參詳參詳!”
說話兒,薛安遠掏出香菸,燃上一支。
他這動作一做出來,薛向就苦了臉,這是他大伯的標準思考者造型,這香菸一叼上,就一準兒沒小事兒,不滿道,“您這也太功利了吧,回來住一晚上,一連往我肩膀上壓倆擔子,好說歹說,您如今也是堂堂的安遠同志,行事得厚道啊!”
薛安遠立時唬了臉,“你小子少……”
第二百一十八章少錢
“來來來,吃西瓜,西瓜,寧邊的石頭瓜,井水鎮的,又甜又涼,清熱祛暑,來來,都嚐嚐。≤,”
戚如生託著個果盤,快步行來,裡面擺著一塊塊已經去皮削好的西瓜,紅彤彤,霎是喜人,說話之際,瞧瞧衝薛向使個眼色。
到得近前,將果盤往茶几上一擺,順勢在薛向身邊坐下,說道,“也不怪首長心情不好,實在是最近的事情太愁人,首長也是心裡發煩,才想著讓你給出出主意嘛,誰叫一貫就數你腦子靈……”
接著,戚如生便將薛安遠遭遇的問題擺了出來。
原來,是薛向忘了,歷史車輪依舊照著原來的軌跡,碾壓出來的老問題——軍費跟不上,國防軍要下海。
薛向深通軍史、黨史,歷史上國防軍下海,也是在這兩年提出來的,歸根究底,不是軍費開支援續銳減,而是現代軍事對科研,資本的要求愈加劇烈。
據薛向所知,去年的軍費近三百億,佔財政開支的百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