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咱們的糧食就算是拿來餵豬,豬都還知道長點膘回報咱們呢?給他們,咱們能得到什麼好?”
一個面相有點兇,性格有點暴脾氣的財主直言不諱的開口。
眾人又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開來——
“對啊!他們一天吃飽啥事不幹的原地一躺,就只等著別人投餵,我還沒他們那般愜意輕鬆呢!”
“誰說不是啊!”
“就是啊!”
……
“可就算是這樣,咱們也不可能見死不救吧!萬一引起暴動或民變,最後遭殃的——不還是大家嗎?”
林師爺也知道這種“每天就只光坐等著官府救治的災民”有很多,可是能怎麼辦?
誰叫他們倒黴……給攤上了呢!
“大人叫我出手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我這裡剛好也有一個好法子,大人不妨聽聽!”
“哦~!是嗎?”
譚正聽罷眼睛驀地一亮,他就知道這丫頭主意多,遂笑眯眯的看著林酥兒,“酥丫頭但說無妨!”
“我前段日子不是在附近買了一大片山頭麼!”
“正好我想把那片山頭開出來,種點樹。我可以收留五百名災民幫忙做事兒,一天包食兩頓,另外再給十文工錢!”
林酥兒這話一出,大廳裡頓時一片譁然……
這……這……
事情可以這樣辦嗎?
林家娘子這是行善濟人呢還是給自家招短工?
眾人紛紛抬頭看著林酥兒竊竊私語著。
林林酥兒好笑的看著大夥兒,“大家不用這樣看著我,相信你們家中亦有不少田地荒土需要人侍弄,反正遲早也需要請人,這樣做不僅幫了大人,解決了咱們玉蘭縣的危機,還方便了自己,何樂不為呢!”
譚正更是激動得無以復加,
沒想到——
事情還可以這樣辦?
然而——讓譚正激動的還不僅僅只有這些……
只見林酥兒想了想,又對譚正說到——
“大人同樣也可以的,災民們人本來就多,再一閒,就更容易生事兒了!正好咱們玉蘭縣不是每年都要服些伕役(雜徭)麼,鋪路架橋、清淤建城,咱們正好把這批災民投放到此處,用糧食代替伕役。相信此舉——一定會解決掉大人很大一大部分的麻煩。”
“當然——具體的實施方案,還得幾位大人仔細斟酌商議一番才行!”
聞言——
譚正眼睛瞪得更大了,目光灼灼的看著林酥兒。
沒錯……!
這的確是一個好法子!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做到分流,還能做到更好更妥善的安置災民。對玉蘭縣每年不願服伕役的人家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譚正越想越激動,很不得現在就回書房就這件事立個章程出來。
不止是譚正,縣衙其他幾位佐官全都面露贊同之色的交頭接耳著——
縣丞:“妙啊!這個不錯,我看這個法子可行!”
縣尉:“是不錯,我看就這麼辦!”
主簿:“對的,對的,這個法子好!”
……
而這時的富戶們也反應了過來,態度與剛剛相比截然相反,“林大娘子這個法子好,正好我家還有上百畝良田需要人侍弄呢!既然這樣——那我也收留兩百人好了!”
“我家也有一片荒山要開墾,我也要兩百,不……三百哦!”
“我家的樹……”
“我家要挖池塘……”
……
“大姐,你可真厲害!這麼簡單就把這事兒給解決了,剛剛這些大老爺們還一個兩個的找藉口推脫不幹呢!現在咱們再瞧瞧他們那模樣?嘖嘖嘖……”
看著席間爭先恐後搶著要人的富戶們,茹兒一臉嫌棄的搖頭嘖嘆。
林酥兒但笑不語
那當然了……
平時請個短工,除開每天兩頓的基本飯食之外,最少得付十七八文一天的工錢呢!這些富戶財主又不是傻的,放的這樣的便宜不佔!
……
縣南城門外——
不少災民挨挨擠擠吵吵嚷嚷的在交談著些什麼,場面一時熱鬧喧天。
終於——
一個高大魁梧,眼神清正,看上去頗為老實的中年漢子從災民中走出來,“大人是說各位老爺真的決定收留我們,並且每天管兩頓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