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
一個高瘦的書生走了出來。
楊憲嗯了一聲,道:“時運到了,困了便有人送枕頭啊。”
那書生微微一笑。
“李善長何時回京?”
“約莫是三日後。”
“準備動手吧!”
楊憲早就已經讓人在李善長歸京的道路上做好了準備,讓一百多個忠誠於他的刀斧手偽裝成老百姓埋伏於途經的城門之中,等到李善長的馬車到了之後便裝作是百姓暴亂將其誅殺。
楊憲本想要再等等再動手,他在亳州城佈置了不少,連負責建城的工匠都買通了,但皇帝一紙讓李善長歸京的書信,卻一下子打亂了楊憲的計劃。
此時不動手,就沒機會了。
只要李善長出了亳州城那個龜殼,自己一定能找到機會動手!
“那刑部那邊怎麼辦?那些武人就這麼不管不顧的話,若是等到太子或者陛下回京,怕是會壞事。”
楊憲深吸一口氣。
他在賭!
其實他做的這一切看似很冒險,甚至可以說是在找死!
但是從他將第一個官員換成自己的人的時候,就已經是沒有回頭路了。現在楊憲做的是什麼?
結黨營私。
有人也許會說,楊憲這完全就是沒長腦子,在晉王生死不明,皇帝和太子都在的情況下還做這種事,當錦衣衛當皇帝的刀是擺設?
但換個角度,不這麼做,你又能怎麼辦?
當你邁進官場以後,你會發現自己心中的報復根本難以實現,在自己身處的局面上,想要最快最有效實現辦事,唯有‘吃拿卡要’。
提拔自己人,讓自己所在的部門成為自己的一言堂。
這不是常規操作?
而楊憲是一個很生動的人,他進了官場之後,始終還是記著自己和李善長的恩怨。
前一世,楊憲自認為得到了皇帝的重視,而李善長年邁體衰,又有懶政的行為,於是楊憲覺得自己行了。
我多能幹啊?李善長乾的那些事,我上我也行!
朱元璋也有意用楊憲敲打李善長,於是將楊憲扶持起來,楊憲覺得自己在皇帝心裡超過了李善長這個‘開國第一功臣’,於是開始大肆彈劾李善長。
任職期間,罷去舊吏,更用親信,專決省事,族侍御使劉炳,劾左丞汪廣洋,廣洋因免官。1370年,楊憲被朱元璋處決。
只能說,楊憲骨子裡就不是一個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