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說:“天舒,你太小氣了吧。你看看祝教授,這氣度,才是真正的大家!”
祝庸之哈哈一笑,又說:“我和很多的地方官員接觸過,他們都想幹點實事,但是太不容易了,不學會巧立名目,難以吸引上面的目光。當然了,吸引目光只是手段,關鍵還是要打動大領導,讓他給你政策,給你資金。”
“祝教授,據我們匡算,啟動這個專案至少需要一千萬元。”楚天舒說:“這麼一大筆的資金,青原市肯定拿不出來,只有依靠省裡了。”
祝庸之點點頭,為難地說:“嗯,一千萬不是個小數目啊,明松省長一個人也批不了,必須要延平書記點頭才行。”
聽祝庸之也這麼說,證明林國棟所言不虛,涉及到大額資金的使用,省委書記南延平的意見最為重要。
楚天舒滿懷期待的看著祝庸之。
祝庸之忙擺手說:“小楚,你別盯著我,這事我可幫不上忙。在明松省長面前吹吹風可以,組織專家教授們造造勢也沒問題,但是,延平書記那邊,我確實無能為力。”
楚天舒不好意思地摸摸後腦勺,說:“祝教授,那您幫我出出注意唄。”
“名目可以巧立,但事情還得辦紮實。”祝庸之拿起剛才寫的字條,說:“首先,你得把這篇大文章切切實實地做好,思路、任務、目標、措施、收益、期限等等都一目瞭然,讓領導們看了不僅感興趣,還能下決心。”
楚天舒說:“這是必須的。”
祝庸之說:“其次,關閉礦場別無退路。否則,前面所說的一切都是一句空話。”
楚天舒重重地點頭。
祝庸之說:“再就是,這麼重大和敏感的事情,靠其他人去向延平書記溝通是不合適的,你應該想辦法創造機會,當面向延平書記彙報。”
對此,楚天舒完全能夠理解。
東南省委省政府班子可謂是五湖四海。省長喬明松是本地派,省委副書記林國棟是京都空降的,省紀委書記何天影則是從革命老區省調過來的,南延平年輕時有過一段東南省工作的經歷,但他真正做出政績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