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是北方人,可是因為一直生活在南方,雖然輾轉過不同的城市,但都沒有離開南方,於是對於北方人特別喜歡的麵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有時候為了換換口味,有時候為了省事方便,也會吃幾次麵食,尤其是各式麵條,隨便找附近一家蘭州麵館,無論是刀削麵,拉麵都有很好的味道,但是我曾經吃過最好吃的麵條卻是在武漢,這麼多年過去了,再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麵條了。
早幾年的時候,曾經有機會去過一次武漢,一到那裡,便有武漢的同學熱情地介紹武漢最著名的小吃,當然是那響徹全國的熱乾麵。但是熱乾麵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那種吃得口乾舌燥的感覺,可能只有武漢人才可以習慣和喜愛,就像是武漢人的脾氣似的,天干容易上火。我記憶猶新的是那裡的牛肉麵,在武漢,大的小的,有門面的,擺攤的,各式麵館特別多,大家都少不了同一個經營專案,那便是牛肉麵。
我還記得當時是逛完武漢展覽館,一路走到萬松園路口,被那一陣陣迎風飄來的面香味留住了腳步,我已經不記得那家牛肉麵館的招牌,只是知道生意特別好,一些逛街累了的行人,一些來武漢遊玩的遊人經過都會去那裡吃牛肉麵。
牛肉麵館很小,四五張桌子豎著排開來,門面外還有一些端著碗大口大口享受美食的食客,這可能也算是武漢的一大特色吧,不管是什麼吃的,只要美味便能吸引人邊走邊吃,站在路邊吃,不論對方是蹣跚的老婦,還是時尚的年輕人,連妝容精緻的美女也不例外。我當時便在麵館門口看見幾個年輕的女子,衣著火辣性感,以蘭花指託一個白色瓷碗,櫻桃小嘴浸著面中紅油湯更加鮮豔欲滴,這似乎成就了武漢街頭一道風景。
走在我邊上的一位男士見了這場景,微皺了眉頭,小聲地說,一點都不講究形象,一點都不淑女,當街吃東西怎麼也能成為武漢的特色?
我忍不住地笑了,這可能便是武漢姑娘們的個性所在吧,她們不要求當什麼淑女,她們不在意外人的評價眼光,她們要的只是滿足自己的食慾,那麼好的美味,你忍受得了,她們忍受不了。不過話說回來了,武漢姑娘們這麼好吃,可是怎麼見著她們個個身材都瘦得趙飛燕似的輕飄飄,可能這便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長江這片富饒的水域養育了這一幫個性十足的現代女子。
我和朋友走進那家麵館,沒有位置,我們可以等,我們有時間,也有耐心,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當街站著吃麵,在武漢人眼裡看起來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對於其他人而言需要莫大的勇氣。
大概等了半小時,總算有了位置,木桌上的油漬還沒有擦拭乾淨,我和朋友便迫不及待地坐了過去,叫了兩碗牛肉麵。餓多難受啊,尤其是看著別人吃,那種感覺更難受,我們那一刻只想早點品嚐牛肉麵,看著那些人享受的表情,那該是怎樣的美味啊。
老闆笑著問,大辣,中辣,還是微辣?
啊?我和朋友頓時傻了眼,頭一回遇到辣還要分等級,於是茫然四顧,看著周圍食客的碗裡飄浮的一層紅油,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微辣。
過了不到五分鐘,面便送上來了,白色的瓷碗大得一隻手會託不起,六塊錢一碗,這分量一定要給足的。我們看看浮面的麵湯,看不到紅油,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想著這微辣一定是有一點辣的感覺吧,結果第一口就嗆得眼淚流,咳了半天,都不敢再吃第二口。
你們二位是外地人吧?看你們樣子就不能吃辣,我給你們的微辣還是比一般微辣要淡一點呢。當時食客已經走得三三兩兩了,老闆倒是有空熱情。來不來一碗熱豆湯?降降辣。
我和朋友拼命地點頭,剛才的辣勁還是沒有緩過氣。等綠豆湯一送上來,我們一口氣喝個底朝天,可是仍然感覺到有一股火從鼻息處噴射出來,於是又叫了一碗綠豆湯,直到喝了三碗綠豆湯,才感覺好一點,可是肚子塞滿了綠豆湯,哪裡還吃完那碗牛肉麵。
牛肉麵不辣不好吃,你們大膽的嚐嚐吧,包你們喜歡。老闆的普通話有著濃濃漢腔,倒也不難聽懂。
果然不錯,澆在面上的滷湯味道很好,又鮮又香,還帶點淡淡的苦,可能裡面放了什麼藥材之類的吧,就是感覺太辣,不放辣醬也辣。聽說他們在滷牛肉的時候特別放了很多辣椒。所以這裡的綠豆湯和豆漿的生意都特別好,因為人一辣,就迫切需要喝點甜湯之類的,看來這個老闆還很會做生意的。
後來回去以後,將吃牛肉麵的事告訴那位武漢的同學,她笑著說,如果不辣,大家都喝麵湯就夠了,哪裡會買綠豆湯和豆漿?我們終於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