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碗擱下,衝進了浴室,無聲地抽噎著。看著鏡子中自己激動的臉,張愛玲默默發誓要報仇,有一天一定要報仇。滿腔的怒火燃燒著這個女孩兒,她也許並不知道,自己憤怒的還有之後自己在這個家可能的命運。
正想著,浴室的窗子“框框”響了幾聲。張愛玲擦了擦臉,看見弟弟正在陽臺玩球,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看著那張若無其事的臉,張愛玲頓時感覺已暮色蒼茫。
生活的花開花謝往往會伴隨著生命的遊走。張愛玲和父親的抗戰,就是生命的遊走。而重拾的生機,便是投奔自己的母親。
喧譁,奢侈,充滿誘惑。這是母親生活的基調。那些雖然陳舊但卻透露著高傲氣息的傢俱,讓人不禁肅然起敬。並不寬敞的公寓,在陽光下分外刺眼。也許,是多了那份黑暗之中的挺拔;也許,是多了那份亂世之中的另類。
張愛玲和她的母親一樣,在這樣的小世界存活。而張子靜也想跟隨這樣的母親和姐姐生活,但是卻被硬生生地擠在了門外。
那年夏天有些悶熱,木門被重重地敲響了。這個時候的張子靜有些手勁。他就抱著一雙紙包著的籃球鞋站在了門外,他想留在這個小房子裡。張愛玲看著弟弟眼中的專注和絕望,多麼想不吝嗇地抱著他。可是母親卻生冷地回應,已經沒有能力再供養一個孩子上學,讓張子靜回去。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