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病,那你就要負責。”

接著他又宣告:這並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不過是一個執行者。這裡他食指點點對方胸脯:

“如果我剛才說的那些你們辦不到,那不是就成了非法團體了麼?”

這麼談判了兩次,華威先生當了戰時保嬰會的委員。於是在委員會開會的時候,華威先生挾著皮包去坐這麼五分鐘,發表了一兩點意見就跨上了包車。

有一天他請我吃晚飯。他說因為家鄉帶來了一塊臘肉。

我到他家裡的時候,他正在那裡對兩個學生樣的人發脾氣。他們都掛著文化界抗敵總會的徽章。

“你昨天為什麼不去,為什麼不去?”他吼著。“我叫你拖幾個人去的。但是我在臺上一開始演講,一看──連你都沒有去聽!我真不懂你們幹了些什麼?”

“昨天──我去出席日本問題座談會的。”

華威先生猛地跳起來了:

“什麼!什麼!日本問題座談會?怎麼我不知道,怎麼不告訴我?”

“我們那天部務會議決議了的。我來找過華先生,華先生又是不在家──”

“好啊,你們秘密行動!”他瞪著眼。“你老實告訴我──這個座談會到底是什麼背景,你老實告訴我!”

對方似乎也動了火:

“什麼背景呢,都是中華民族!部務會議議決的,怎麼是秘密行動呢。……華先生又不到會,開會也不終席,來找又找不到……我們總不能把部裡的工作停頓起來。”

“混蛋!”他咬著牙,嘴唇在顫抖著。“你們小心!你們,哼,你們!你們!……”他倒到了沙發上,嘴巴痛苦地抽得歪著。“媽的!這個這個──你們青年!……”

五分鐘之後他抬起頭來,害怕地四面看一看。那兩個客人已經走了。他嘆一口長氣,對我說:

“唉,你看你看!現在的青年怎麼辦,現在的青年!”

這晚他沒命地喝了許多酒,嘴裡嘶嘶地罵著那些小夥子。他打碎了一隻茶杯。密司黃扶著他上了床,他忽然打個寒噤說:

“明天十點鐘有個*……”

第十二章 快樂的實現 第七十二節 經濟獨立

《為奴隸的母親》是作家柔石寫於1930年的一部短篇小說。3月1日發表在《萌芽》第1卷第3期上。小說透過對舊社會慘無人道的“典妻”現象的描寫,控訴了封建社會殘酷的經濟剝削、階級壓迫以及對勞動人民的精神奴役和摧殘,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虛偽和墮落。

作品著力刻畫了一個被壓迫、被摧殘、被蹂躪的貧苦婦女——春寶孃的形象。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忍痛撇下5歲的兒子春寶,被丈夫典到鄰村一個地主秀才家當生兒子的工具。當地主的目的達到之後,她又被迫和另一個兒子秋寶生離死別。她拖著黃瘦疲憊的身體,帶著痴呆麻木的神情,離開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間破屋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而分離了3年的兒子春寶又陌生得不認識她了。

春寶娘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卻被剝奪了親子之愛;她是有丈夫的女人,卻不能做合法的妻子,享有做母親的權力。她是商品,是工具,是一種特殊的奴隸。作者借“為奴隸的母親”,向吃人的舊社會提出的血淚控訴,是怵目驚心的,是發人深省!作者以十分嚴峻冷靜的筆觸,採用白描手法,將深摯的情感蘊含在樸素、真切的生活描寫中,不誇飾、不渲染,冷靜諦觀人生,嚴峻解剖現實,讓讀者從清晰的生活畫卷裡去探索思考重大的人生問題,表現了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

經濟不獨立就難以實現生命的快樂。

第十二章 快樂的實現 第七十三節 保持本色,堅持個性,走自己的路

李金髮原名李淑良,筆名金髮,1900年生,廣東梅縣人。據他在《我名字的來源》一文中說‘1922年在法國患病,老是夢見一位白衣金髮的女神領他遨遊太空,他覺得自己沒有病死,於是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李金髮。早年就讀於香港聖約瑟中學,後至上海入南洋中學留法預備班。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21年就讀於第戎美術專門學校和巴黎帝國美術學校,在法國象徵派詩歌特別是波德萊爾《惡之花》的影響下,開始創作格調怪異的詩歌,在中國新詩壇引起一陣騷動,被稱之為“詩怪”,成為我國第一個象徵主義詩人。1925年初,他應上海美專校長劉海粟邀請,回國執教,同年加入文學研究會,併為《小說月報》、《新女性》撰稿。1927年秋,任中央大學秘書。1928年任杭州國立藝術院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