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到了北京,先當了一年北京市立女子中學的校長,接著又去了北師大附中任教,還辦過刊物。沒多久,她的母親,她的摯友石評梅,還有哥哥也相繼死去。這進候,廬隱內心十分痛苦,常常吸菸喝酒,成了“一隻受了傷的歸雁”。
1928年,廬隱認識了比她小九歲的詩人李唯建,李唯建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兩人迅速從友誼發展成愛情,似乎愛情又一次照亮了她的生命。1930年,廬隱又不顧一切,宣佈與李唯建結婚。她又充滿勇氣地說:“從前我是決意把自己變成一股靜波一直向死的淵裡流去。而現在我覺得這是太愚笨的勾當。這一池死水,我要把它變活,興風作浪。”(《象牙戒指》)
後來一直以教書和寫作為生。廬隱與李唯建過了四年美滿的幸福生活後,1934年因難產而死。
廬隱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追求人生的意義,但他大半生是在痛苦中度過的,他所追求的愛情也沒有拯救她悲哀的命運。讀過廬隱的《海濱故人》後,我們就知道,裡面的露沙實際上就是廬隱。小說敘述了露沙小時候的不幸生活,以及在讀書時的感情生活,全書氣氛陰鬱。廬隱後來寫出《象牙戒指》等小說,都是她生命的真實寫照。
愛情,確實是很有誘惑力的魔語。多少人為愛情而死,多少人為愛情而生。但愛情猶如懸崖上的百合,讓多少人斷送了生命。愛情,固然會讓人快樂,但愛情也會讓人變得愚蠢而又痛苦,讓人失去理智。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張榮寰有一句名言:“愛情是生命的桂冠,搖擺就會讓它落地,因為我們的靈魂沒有愛情,生活下去就會很消沉。所以,要修正人格,昂起愛情的頭顱,自然會時時愛待你所愛的人。愛情是兩顆心撞擊的火花,愛情的法則是奉獻,愛情的橋樑是忠誠,愛情的燈塔是恆久,愛情是智慧的最高藝術,愛情的腳步無法阻擋!”生命中因為有了愛情,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情趣和意義。
愛情是什麼?愛情是對美的追求,當然愛情更是對生命快樂的追求。但是愛情應該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真誠是心與心的通道。愛情是人生的意義,但人生的意義並不只是愛情。
第九章 生命之意義 第四十節 慾望
新感覺派小說家施蟄存有一篇短篇小說《鳩摩羅什》,我們摘錄其中精彩的片段:
從此以後,日間講譯經典,夜間與宮女*睡覺的智者鳩摩羅什自己心裡深深地苦悶著。對於這些女人,是的,他並不有所留戀,她們並不會損害了他的功德,但他是為了想起了妻而與這些宮女*生出關係來的,這裡他覺得對於妻始終未曾忘掉,這卻不適宜做一個高僧,但為了要使自己做一個高僧而這樣地刻意要把妻從情愛的記憶中驅逐出去,現在他也覺得是不近人情了。是的,他現在是有了人情的觀念,他知道自己已經只不過是一個有學問的通曉經典的凡人,而不是一個真有戒行的僧人了。再自己想,如說是留戀著妻,那個美麗的龜茲公主,但現在卻又和別的女人有了關係,似乎又不是對於情愛的專一。鳩摩羅什從這三重人格的紛亂中,認出自己非但已經不是一個僧人,竟是一個最最卑下的凡人了。現在是為了衣食之故,假裝著是個大德僧人,在弘治王的蔭覆之下愚弄那些無知的善男子,善女人,和東土的比丘僧,比丘尼。當初在母親面前的誓言和企圖,是完全談不到了。他悲悼著自己。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難道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嗎?人有六慾:求生欲、求知慾、表達欲、表現欲、舒適欲、情慾。慾望並不完全是有害的,但大部發慾望是對人的身心無利的,尤其是情慾。而佛家認為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基本是指人對異性的情慾。可見對異性的情慾是人最大的慾望,也是最有害處的慾望。鳩摩羅什是一個雙重甚至三重人格的人,高僧,凡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一直與自己的情慾作思想鬥爭,但最終還是情慾戰勝了自己,甚至找到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的情慾開脫罪責。禁慾是十分困難的,無論有多大的定力,一個人本能的情慾卻是最強大的力量。
施蟄存的另一篇小說《石秀》,更是描寫了一個性變態狂石秀*的心理過程。我們欣賞一下最後的一部分:
現在,你瞧罷,俺倒要真的來當著哥哥的面來調戲你了。石秀一回頭,看見楊雄正對自己呆望著,不覺暗笑。
“今日三面都說明白了,任從哥哥如何處置罷。”石秀故意這樣說。
楊雄沉默了一會兒,終於咬了咬牙齒,說道:“兄弟,你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