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到長者家中,取得了五百

嘎夏巴涅。世尊化緣畢返回經堂。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此婆羅門子貪心甚重?見諸食物皆

說‘阿那新,阿那新!’,又為什麼世尊初時不給他‘拉達’,要他說‘我

不要’後再給他?唯願開示。”

世尊告諸比丘:“此婆羅門子貪心很重,於百世、千世中見到什麼食

物都說‘阿那新’,生生世世中從未說過‘我不要’。今天,以此因緣,

讓他說一句‘我不要’,給他種下一個善根,等到將來有位山王如來出世

時,他將以此善根于山王如來教法下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世尊如

是對眾比丘講述了前後的因緣。(譯者:這個公案主要是講:眾生無始以來

的貪心非常猛烈,對財、色、名、食、睡,皆是無止境的貪求。但我們是

修行人,當貪心生起來的時候,要徹底地對治。初時是困難些,但是,我

們在生貪心的剎那應該儘量捨棄它,無論是貪財或貪人,這種貪心能放下

的都應放下,若實在放不下貪慾心,則正當貪心生起時應立即懺悔或發善

願斷除此垢心,將來並於某位如來出世時,願以此善根於其教法下出家,

甚至獲得一定的果位。目前,社會上的人們每天只想發財。日夜為賺錢絞

盡腦汁,今天賺到了,明天還想賺更多,真是貪心無止境。在他們的腦海

中從未有過佈施、供養的概念。偶爾做一點小布施、小供養,以此不明就

理地種下了一個善根,憑此善根而在來生中也能獲得一定的功德。這就是

此公案給我們的啟迪:勿以善小而不為)。

(12)集聚母

—雄辯獲勝 閤家證果

一時,佛在王舍城。愛達下些拉的地方,有位蓮藏國王,在他統治

的這片土地上,舉國祥和安寧,財富圓滿,無病無災;田野裡苗肥禾壯,

道路旁果木成行,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蓮藏國王如理如法

地管理著國家,與王妃共同享受著美好的生活。王妃懷孕後,心中不由自

主地產生一種新的念頭:如果與任何人進行辯論,則自己一定會獲勝。她

將這個念頭告訴了蓮藏國王,國王詢問婆羅門相士:“我的王妃懷孕後產

生想與人辯論的新念頭,我把世上所有雄辯家都邀請來與王妃辯論,是否

有意義?”相士說:“有必要,也有意義。若是辯論,王妃一定會獲勝;若

不辯論,則王妃很可能會殘廢或出現嬰兒六根不具等違緣。”果然,王妃

在辯論中獲勝了。懷胎九月,王妃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女孩,宮中為她舉

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準備給她取名,因她入胎後,集聚眾人與王妃辯論

之故,取名為集聚母。剛出生的集聚母,父王母后安排了八位姨母來照料、

餵養她。她如海中之蓮迅速地成長。稍大後,她在宮中學習文字及其它學

問,並在短短時間內,精通了世間的一切學問,聰慧的集聚母與世上許多

善辯者進行辯論,但從未輸給他人。一天,國王問她:“你已經長大了,

將來你希望自己與什麼樣的人一起生活?”她非常堅定地說:“世上的美

貌我不希求,世上的財富我也不希求,唯有辯才勝過我者,父王可以將女

兒許配給他。”國王聽後也很讚歎王女的志向。於是,通告全國將設辯論

擂臺,選招駙馬。此時,印度南方有位日悟辯論大師,他英俊瀟灑、財富

圓滿、具足辯才,一路風塵僕僕經過了大大小小的城市,終於來到了蓮藏

王的國家。國王熱情地接待他,讓他與王女展開辯論。辯論中,集聚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