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到聖人室內讀罕見的書籍,因此掌握的先王之道更加深刻,見聞更加廣博。人去遊玩,肯定想去都市,因為都市有很多新奇的東西看。進都市一定想去看市場,因為市場上有很多不同的貨物。各家的學說,是些古往今來的事情,它們非同一般,不只是都市大市場可比。遊都市的人心裡感到滿足,逛大市場的人心裡感到滿意,何況是博覽、鑽研經書的時候呢!

【原文】

38·3大川旱不枯者,多所疏也。潢汙兼日不雨,泥輒見者(1),無所通也。是故大川相間,小川相屬,東流歸海,故海大也。海不通於百川,安得巨大之名?夫人含百家之言,猶海懷百川之流也,不謂之大者,是謂海小於百川也。夫海大於百川也,人皆知之,通者明於不通,莫之能別也。潤下作鹹,水之滋味也。東海水鹹,流廣大也;西州鹽井,源泉深也。人或無井而食,或穿井不得泉,有鹽井之利乎?不與賢聖通業,望有高世之名,難哉!法令之家(2),不見行事(3),議罪不可審(4)。章句之生(5),不覽古今,論事不實。

【註釋】

(1)見:同“現”。

(2)法令之家:研究、解釋法律的人。這裡指司法官吏。

(3)行:經歷。行事:經歷過的事情。這裡作以往的判例講。

(4)可:疑衍文。下文“章句之生,不覽古今,論事不實”,文正相對,可證。

(5)章句:參見34·6注(1)。章句之生:指只懂一家章句,不通古今的儒生。

【譯文】

大河遇旱而不涸,是由於很多幹流與它相通。淺水坑連日不下雨,泥土就會現出來,是由於沒有水流與它相通。所以大河互相隔著,有小河相互連結,一齊向東流去歸大海,因此大海廣闊。大海不與河流相通,怎麼會有大海的名稱呢?人胸懷各家的學說,就像大海擁有河流的流水一樣,如果不能認為這樣的人淵博,那就是認為大海比河流小了。大海比河流廣闊,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通人比不通的人高明,卻沒有人能夠識別它。水向下浸潤就產生了鹹味,這是水有滋味的緣故。東海里的水鹹,是流水太多的緣故;四川一帶的鹽井,水源太深。人們有的沒有井鹽可吃,有的打井得不到鹽水,這樣能得到鹽井的好處嗎?不跟聖賢弄通學業,想在世上有崇高的名聲,困難啊!司法的官吏,不瞭解以往的判例,論罪就不可能恰當。只懂一家章句的儒生,不通古今,評論事情就不會符合實際情況。

【原文】

38·4或以說一經為是(1),何須博覽?夫孔子之門,講習五經,五經皆習,庶幾之才也。顏淵曰:“博我以文(2)。”才智高者,能為博矣。顏淵之曰博者,豈徒一經哉?我不能博五經(3),又不能博眾事,守信一學,不好廣觀,無溫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覽之暗,其謂一經是者,其宜也。開戶內日之光(4),日光不能照幽,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夫一經之說,猶日明也;助以傳書,猶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曉明,非徒窗牖之開,日光之照也。是故日光照室內,道術明胸中。開戶內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樓臺(5),窺四鄰之廷(6),人之所願也。閉戶幽坐,向冥冥之內,穿壙穴臥(7),造黃泉之際(8),人之所惡也。夫閉心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註釋】

(1)是:根據文意,疑是“足”形近而誤。下文“其謂一經是者”,“是”亦系“足”形近而誤。(2)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3)我:根據文意,疑是衍文。

(4)內(nà納):通“納”。

(5)眇:通“杪”,高。

(6)廷:章錄楊校宋本作“庭”,可從。

(7)壙(kuàng礦)穴:墓穴。

(8)黃泉:地下泉水。這裡指埋葬死人的地下深處。

【譯文】

有人以為能解說一種經書就夠了,為什麼需要博覽群書呢?孔子學派,要學習五經,五經都學習好了,就接近聖人的才能。顏淵說:“用文獻知識來豐富我。”才能智慧高的人,才能做到博覽古今。顏淵說“博”的意思,難道只指一種經書嗎?不能通曉五經,又不懂得民眾的事,只墨守和相信一家學派,不喜歡廣泛閱讀,沒有複習舊知識獲得新體會的聰明,並且具有保守愚蠢不博覽的愚昧,這樣的人認為只解說一種經書就夠了,那是理所當然的。開門讓陽光進屋,陽光不能照到陰暗的地方,就開個窗戶,以便幫助門使屋子更明亮。對一種經書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