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一定會肯定我透過責難追問講清是非的做法。
【原文】
28·5孟懿子問孝(1),子曰:“毋違。”樊遲御(2),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毋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3);死,葬之以禮。”(4)
【註釋】
(1)孟懿子:姓孟孫,名何忌,字子嗣,也叫仲孫何忌。“懿”是諡號。春秋時魯國大夫。
(2)樊遲:名須,字子遲。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
(3)事:侍奉。
(4)下文孔子複述此話時有“祭之以禮”句,《論語·為政》中亦有,疑應補。章錄楊校宋本有“祭之以禮”,可證。
【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孔子說:“不要違背。”樊遲駕著車,孔子告訴他說:“孟懿子向我問孝,我對他說:‘不要違背’。”樊遲問:“這話怎麼說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照周禮的規定侍奉他們;死了,要按周禮的規定埋葬他們,要按周禮的規定祭祀他們。”
【原文】
28·6問曰(1):孔子之言“毋違”,毋違者(2),禮也。孝子亦當先意承志(3),不當違親之慾。孔子言“毋違”,不言“違禮”,懿子聽孔子之言,獨不為嫌於無違志乎(4)?樊遲問何謂,孔於乃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使樊遲不問,“毋違”之說,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過樊遲,故《論語》篇中不見言行,樊遲不曉,懿子必能曉哉?
【註釋】
(1)問曰:本篇凡以“問曰”開始的段落,均為王充質問。
(2)者:某某者,某某也,是本書貫用解釋性語句,故疑“者”應在“孔子之言毋違”下,否則,此句意思與原意不合。
(3)志:心意,願望。
(4)嫌:疑惑。這裡是誤解的意思。
【譯文】
請問:孔子說“不要違背”,是指不要違背周禮。那麼孝子應當事先體會父母的心意,順從他們的願望,而不該違揹他們的願望。孔子說“不要違背”,而不說“不要違背周禮”,孟懿子聽孔子的話,難道不會誤解為不要違背父母的願望嗎?樊遲問這話怎麼說,孔子才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照周禮的規定侍奉他們;死了,要按照周禮的規定埋葬他們,要按照周禮的規定祭祀他們”。如果樊遲不追問,“不要違背”說法的含義,始終不可能知道。孟懿子的才幹,不會超過樊遲,所以《論語》中看不到有關他的言行記錄,樊遲都不理解,孟懿子就一定能理解嗎?
【原文】
28·7孟武伯問孝(1),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武伯善憂父母,故曰“唯其疾之憂”。武伯憂親,懿子違禮。攻其短(3),答武伯雲“父母,唯其疾之憂”,對懿子亦宜言“唯水火之變乃違禮”。周公告小才敕,大材略。子游之大材也(4),孔子告之敕;懿子小才也,告之反略,違周公之志。攻懿子之短,失道理之宜,弟子不難,何哉?如以懿子權尊,不敢極言,則其對武伯,亦宜但言“毋憂”而已(5)。但孟氏子也(6),權尊鈞同,形武伯而略懿子,未曉其故也。使孔子對懿子極言“毋違禮”,何害之有?專魯莫過季氏(7),譏八佾之舞庭(8),刺太山之旅祭(9),不懼季氏增邑不隱諱之害(10),獨畏答懿子極言之罪,何哉?且問孝者非一,皆有御者,對懿子言,不但心服臆肯(11),故告樊遲。
【註釋】
(1)孟武伯:姓孟孫,名彘(h@志),孟懿子的兒子。“武”是諡號。
(2)之:這裡作則、才講。以上事參見《論語·為政》。
(3)攻:攻擊。這裡是針對的意思。
(4)子游:上言“懿子之才,不過樊遲”,下言“懿子小才也”,故疑“子游”系“樊遲”之誤。之:疑是衍文。“樊遲大材也”與“懿子小才也”正好對文,可一證。遞修本無“之”字,可二證。樊遲大材:孔子把樊遲列為擅長“文學”的學生,所以王充稱他為“大才”。
(5)但:僅,只。
(6)但:章錄楊校宋本作“俱”,形近而誤,可從。
(7)專:單獨佔有。專魯:壟斷魯國大權。季氏:即季孫氏。春秋時與叔孫氏、孟孫氏為魯國三大貴族。自魯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後,季孫氏壯大,魯國由季氏專權。
(8)佾(y@意):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