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該當死亡的時候,即使是扁鵲施用任何藥方,也不能治好病。
【原文】
80·10射御巧技,百工之人,皆以法術,然後功成事立,效驗可見。觀治國,百工之類也;功立,猶事成也。謂有功者賢,是謂百工皆賢人也。趙人吾丘壽王,武帝時待詔,上使從董仲舒受《春秋》,高才,通明於事,後為東郡都尉。上以壽王之賢,不置太守。時軍發,民騷動,歲惡,盜賊不息。上賜壽王書曰:“子在朕前時,輻湊並至,以為天下少雙,海內寡二,至連十餘城之勢,任四千石之重,而盜賊浮船行攻取於庫兵(11),甚不稱在前時,何也?”壽王謝言難禁。復召為光祿大夫(12),常居左右,論事說議,無不是者(13)。才高智深,通明多見,然其為東郡都尉,歲惡,盜賊不息,人民騷動,不能禁止。不知壽王不得治東郡之術邪?亡將東郡適當復亂(14),而壽王之治偶逢其時也?
【註釋】
巧:遞修本作“之”。
百工:泛指各種手工業。
觀:遞修本作“夫”。
吾(yú於)丘壽王:姓吾丘(即“虞邱”),名壽王,漢武帝時人。
待詔:皇帝的近侍官。
上:皇上,指漢武帝。董仲舒:參見13·7注。受:從師受業,學習。東郡:郡名,在今河南東北部及山東西南部。都尉:漢代負責郡中軍事的長官。輻(fú伏):車輪上的輻條。湊:通“輳”。車輪的輻條聚集到輪子的中心。輻湊並至:這裡形容吾丘壽王富於謀略。《漢書·吾丘壽王傳》作“知略輻湊。”
少:遞修本作“無”。
四千石:太守、都尉的年俸都是二千石,因為吾丘壽王身兼二職,所以稱他為四千石。
(11)庫兵:庫中的兵器。
(12)光祿大夫:參見12·6注。
(13)以上事參見《漢書·吾丘壽王傳》。
(14)亡:通“無”。選擇連詞。亡將:或是,還是。
【譯文】
射箭駕車的技藝,從事各種手工業的人,都運用自身的辦法,然後事業取得成功,成效可以明顯地見到。治理國家,就像從事各種手工業的人運用辦法一樣;功業建立,就是事情辦成功,如果說做事有功效的人是賢人,這就是說從事各種手工業的人都是賢人了。趙人吾丘壽王,是漢武帝時的待詔,漢武帝派他向董仲舒學習《春秋》,他才幹高,通曉事理,後來做了東郡都尉。漢武帝根據壽王很賢明,沒有另外向東郡派遣太守。當時由於不斷興兵打仗,老百姓騷動不安,年成也不好,盜賊不斷出現。漢武帝賜詔書給壽王說:“你在我跟前的時候,很有謀略,我認為你是天下無雙,海內獨一無二的人,以至於擁有統轄十幾座城的權力,一身擔負都尉、太守的重任,而現在盜賊卻乘船流動攻佔奪取庫中的兵器,這和從前你在我身邊時的作為很不一樣,是什麼原因呢?”壽王向武帝謝罪,說騷亂很難禁止。漢武帝又召他為光祿大夫,經常在皇帝的身邊,議論任何事理,沒有不對的地方。他才能高智謀深,通曉事理而很有見識,然而他做東郡都尉時,年成不好,盜賊不斷出現,老百姓騷動不安,他沒有辦法去禁止。不知是壽王沒有掌握治理東郡的方法呢?還是東郡碰巧該當又有禍亂,而壽王去治理恰好又遇上這種時運呢?
【原文】
80·11夫以壽王之賢,治東郡不能立功,必以功觀賢,則壽王棄而不選也。恐必世多如壽王之類,而論者以無功不察其賢。燕有谷,氣寒,不生五穀。鄒衍吹律致氣,既寒更為溫,燕以種黍,黍生豐熟,到今名之曰:“黍谷”。夫和陰陽,當以道德至誠。然而鄒衍吹律,寒谷更溫,黍谷育生。推此以況諸有成功之類,有若鄒衍吹律之法。故得其術也,不肖無不能;失其數也,賢聖有不治。此功不可以效賢,二也。
【註釋】
鄒衍:參見2·5注(24)。
以上事參見《寒溫篇》41·11、《藝文類聚》卷五引劉向《別錄》。
數:度數,氣數,定數。王充認為,世事的變遷,個人的遭遇,與天象的執行,歲時節候的變化相應,都有一定的度數,是由一種神秘的自然力量註定的,人力是改變不了的。
【譯文】
憑壽王的賢明,治理東郡卻不能建立功績,一定要以功績來看是不是賢人,那麼壽王就該被貶斥而不該被提拔。恐怕世間必然有很多如壽王這樣的人,而評論者卻因為他沒有功績就看不出他的賢能。燕國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