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曰:“天地之間,萬物之性,含血之蟲,有蝮蛇、蜂、蠆,鹹懷毒螫,犯中人身,謂護疾痛,當時不救,流遍一身;草木之中,有巴豆、野葛,食之湊懣,頗多殺人。不知此物,稟何氣於天?萬物之生,皆稟元氣,元氣之中,有毒螫乎?”

【註釋】

含血之蟲:泛指各種動物。

蝮蛇:參見48·3注。蠆(chài拆去):一名杜伯,蠍子一類的毒蟲。毒螫(shì士):毒汁,毒素。

謂護:“謂”當作“渭”、“護”當作“濩”。皆疾痛流行之狀。渭濩(hù護):流散,漫延。

巴豆:常綠小喬木,其種子是劇烈的瀉劑。《續博物志》:“巴豆,神仙食一枚即死。”《證類本草》:“巴豆,出巴郡川穀,木高一二丈,一房三瓣,一瓣有實二粒,一房共實六粒也。”野葛:即冶葛。《南方草木狀》:“冶葛,毒草也。蔓生,葉如羅勒,光而厚。一名胡蔓草。”《博物志》:“野葛食之殺人。”

湊懣(mèn悶):氣積胸悶。《素問·大奇論》:“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注:“滿謂脈氣滿實也。”滿通懣。

【譯文】

有人問道:“天地之間,萬物的特性,含有血氣的各種動物中,有蝮蛇、蜂、蠆等等,都含有毒汁,毒汁侵入人體之中,疾痛漫延,當時如果不救治,毒汁就會流遍全身;草木之中,有巴豆、野葛,吃了它就會氣積胸悶,很能傷害人。不知道這類東西是從上天那裡承受了什麼樣的氣而形成的?萬物的產生,都是承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