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
再有一次給姐姐寫信的機會,因為她相信必須靠這封信澄清事實才能救自己於水火
之中。在信中,她發誓說自己“絕對沒有聽取或實施任何企圖顛覆女王統治的陰謀,
也從未允許過任何可能有損您人身安全或是可能危害國家的事情發生”。
伊麗莎白知道只依賴這樣空泛的保證肯定收效甚微,因為瑪麗一世堅信自己的
妹妹就是個深藏不露、心腸惡毒的異教徒,所以她得從更高的層次上爭取女王的同
情。首先,她提醒女王說在她出發去鄉下之前,女王曾承諾“在沒有正當理由和確
鑿證據的情況下”絕對不會懲罰她,然後她順水推舟地提起她們兩個共同目睹過的
一場悲劇。
在她們的弟弟愛德華六世當國王的時候,他的舅舅托馬斯·塞穆連求饒的機會
都沒有就被協助幼主代理朝政的攝政王斬首了,而那攝政王不是別人,正是托馬斯
的親兄弟。伊麗莎白認為瑪麗一世急於將自己趕走的行為有一部分動力來源於她那
群超級保守的天主教顧問,於是她接著寫道:“我這一生中聽說過很多類似的情況,
人們的懇求根本就無法報與君主知曉。我向上帝祈禱,希望姐妹之間不要因為奸佞
小人的誘騙或是錯誤的彙報而拔刀相向。”但瑪麗一世一點也沒被妹妹的辯解所打
動,反而怪罪下人為什麼伊麗莎白還能有時間寫下這些東西,而沒有按照命令被直
接關進倫敦塔。
第二天,女王如願以償,伊麗莎白在傾盆大雨之中被駁船運走了。在即將進入
那幾個世紀以來見證了無數酷刑、處決和謀殺的禁地之前,伊麗莎白鼓足勇氣,顯
示出過人的才華和膽識,正是這些品質使她後來成為了優秀的女王。起先她拒絕離
船進塔,後來她態度緩和下來,向大家宣佈:“作為囚犯,我和所有曾經在這裡登
陸的人一樣忠誠正直。”說完,她跳下臺階,拒絕繼續前進。
雨點猛烈地打在她的身上,很多人都求她趕緊進塔,但她態度堅定地一口回絕
了。“坐在這裡也比坐在更糟糕的地方強。”她怒斥道。
很多在場人士為了雖落難但卻依然保持著高貴和尊嚴的都鐸公主流下了熱淚,
但是伊麗莎白立刻宣告此舉與絕望無關,她只是為了抗議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一位目擊者曾說:“她知道真理站在自己一邊,所以她覺得別人犯不著為了她哭哭
啼啼的。”就這樣,伊麗莎白昂首闊步地走進了監牢。
沒有真正的定罪就無法永遠關押伊麗莎白,這一點令瑪麗一世深感鬱悶,而且
她鑽天覓縫也找不到任何證據。但這沒有讓瑪麗一世為難,在最終不得已將妹妹釋
放以前,她絞盡腦汁地刁難倫敦塔裡的伊麗莎白。當瑪麗聽說有個5 歲的小男孩每
天都在伊麗莎白放風的時候給她獻花時,她便下令禁止了這個無甚大礙的善行。於
是那男孩傷心地對伊麗莎白說:“公主,我以後再也不能給你帶鮮花了。”
伊麗莎白被放出倫敦塔以後,又被瑪麗一世施以軟禁,關押地點就在瑪麗一世
的莊園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軟禁在那裡還不如在倫敦塔坐牢呢。在一位忠於職
守的守衛的嚴格看管下,伊麗莎白幾乎沒有人身自由。惱怒的伊麗莎白又給瑪麗一
世寫了一封信,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她在信中始終稱呼瑪麗為“你”,而不是使
用“殿下”或“陛下”等正確的稱呼。這封信沒有促進姐妹倆的團結,瑪麗一世在
回信中言辭激烈地重申了自己懷疑伊麗莎白叛變的理由,並提醒她說她受到的懲罰
“與其他犯下類似罪行的人受到的懲罰相比要輕得多”。受到輕蔑的瑪麗一世在信
的結尾表明,今後她絕不希望再被如此“文過飾非且充滿謊言的信”所“騷擾”。
雖然瑪麗一世為了打敗伊麗莎白可謂機關算盡,但她仍然一步一步地走向失敗。
就在她把成百上千的新教教徒送上火刑柱的同時,她也逐漸失去了民心,而且她還
在丈夫腓力國王的勸說下加入了徒勞無功的對法戰爭。在戰爭中,英格蘭失去了加
來(法國北部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