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他們不知道善良也好,忠心也罷,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現在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削藩令一下,朝廷以後不再給雲南的現役軍人發工資了,所有的錢都留給康熙自己出門旅遊消費,大家自己琢磨活路吧……可除了拉班子另組公司,大家哪還有第二條活路?吳三桂被迫於倉促之間,舉兵反叛。

可是大家都沒有心理準備啊……廢話是不是?讓你有了準備,那到底是讓康熙來玩你,還是你玩康熙啊?

儘管沒什麼準備,但是吳三桂的戰爭藝術還真不是吹的。他聯絡了一大票〃落後分子〃,有云南提督張國柱,有貴州提督李本深,有四川提督鄭蛟麟,有總兵吳之茂,有長沙的副將黃正卿,有湖廣的總兵楊來加……再聯絡臺灣的鄭成功,大家一起幹了,〃奶奶的,康熙你個小兔崽子……取消工資,自古以來就沒這麼幹的。〃

他們輕而易舉控制了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和福建五個省。這麼一動手,就展示了吳三桂那過強的軍事能力與實力,你看看這個吳三桂,有這麼強的能力,你非要屈居一個平西王,怎麼不說早點造反啊?非要拖到現在,看看你多大年紀了?

這一年吳三桂已經62歲了。單隻看看這個年齡,就知道吳三桂有多冤。他都已經62歲的老頭了,造這反有什麼用呢?雖說造反不分年齡,歷史上甚至有70多歲的老頭造反,可是吳三桂手握雄兵,坐享富貴,他閒著沒事扯這事幹嗎?

事實上,正是吳三桂的老邁年齡,才是康熙選中他做對手的最主要原因。論及軍事才幹,放眼天下,吳三桂是根本找不到對手的。但是康熙要和他比拼的是年齡,無論如何,吳三桂也不可能再活得比康熙更久了,這不唯是吳三桂自己,也是所有老年人的悲劇。

挑戰鰲拜,挑戰吳三桂,康熙此舉之所以贏得了後世史學家一面倒的好評,僅僅是因為,這不唯是皇家策術的執行與權力的大激鬥,同樣也是年輕人向老年人發起的狂猛攻勢。這是年輕一代崛起的凱歌,是歷史吐故納新的必然趨勢。儘管年輕人在資歷上、在思想的成熟與智慧的積澱方面,都無法與老傢伙相比,但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史終將把自己的舞臺留給年輕一代。

康熙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負名望的帝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首先是一個優秀的年輕人。

吳三桂勢如破竹,摧枯拉朽,橫掃著大清帝國的鐵桶江山。小康熙就坐在自家屋子裡邊看熱鬧,吳老頭,你蹦,你蹦,我看你還能蹦躂多久……忽然之間吳三桂心血來潮,掐指一算,曰:〃壞菜了,我老傢伙要蒙主寵召了,那什麼……我死之後,你們這些蠢材肯定是沒咒唸了,要不我乾脆登基算了,好歹替你們立一杆大旗,說不定你們還能撐得久一些……〃

於是,垂暮年紀的吳三桂在湖南衡州匆忙登基,是年67歲。五個月後,吳三桂卒。

雖然可怕的吳三桂已經卒了,可是疲軟的大清帝國收拾吳三桂帳下的蝦兵蟹將,就足足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假若吳三桂要是再年輕幾歲,這段歷史,不知道又是怎麼個寫法了。

第68節:康熙經營的是寂寞

康熙經營的是寂寞

吳三桂的死,並非是年輕一代戰勝老頭派的最後絕唱,收回臺灣才是最後的落幕。

臺灣,這是孤懸於海外的最後一塊大明國土,被降將施琅率海軍收回,這標誌著漢民族對這個年輕皇帝的徹底臣服,也標誌著小康熙帝王策術運用的成功,只有將鰲拜、吳三桂這些已經暮氣沉沉的老員工解聘,才能夠為如施琅這樣的後晉員工騰出崗位來。

擺平這麼一個帝王思想濃烈的國家,實在是太容易了。挑戰難度不夠高,不好玩。

康熙經營的不是大中國,是寂寞。

上哪兒再找個對手來呢?正當康熙鬱悶之時,忽然傳來天大的喜訊,沙俄使者來了。

來得好!

這個沙俄使者的名字,極其古怪,叫做義斯麻伊爾,副使叫蘭給,於是康熙友好接見睦鄰友邦的使者:〃下跪!〃

義斯麻伊爾:〃有沒有搞錯?你發什麼神經,怎麼讓別人給你下跪?〃

〃不跪……不跪就算了。〃康熙一揮手,大群的持刀衛士蜂擁而上,將義斯麻伊爾拉胳膊抻腿,強行擺出個下跪的姿勢。康熙這才樂了,〃你看你,不跪就不跪,怎麼又跪下了……你們找我有啥事?〃

義斯麻伊爾怒道:〃是這麼一回事……我們沙皇呢,前一陣日子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你們這些黃種人,失職啊,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