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軍聞風而降,沒人是他的對手。如果他要不是心眼太死,老是〃小富即安,安於現狀〃,滿清在中原能不能站得住腳,這是很難說的。
暴打能力強的人,足以證明你更強。而像吳三桂這樣,能力超強,卻又太死心眼地忠心耿耿,那就更好玩了。因為他忠心耿耿,所以不會為自己預留後路,更不會為造反提前做準備,一旦動起手來,基本上來說是有敗無勝。
打!
吳三桂傻眼了,他不得不〃奉旨造反〃。說到〃奉旨造反〃,吳三桂帳下有一大將王輔臣,後來升任陝西提督。這卻是一個比吳三桂、鰲拜更老實,心眼更好的可憐人,他也不幸被捲入了這起群體事件之中。
王輔臣這個人心地善良,天底下打著燈籠都難找。曾經有一次,他和吳三桂的侄子吳應熊,還有幾個軍官,大家一起去一個姓馬的總兵官那裡飯局。這個馬總兵有一個外號,叫馬一棍。馬一棍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這位馬總兵是個暴脾氣,但凡部屬犯了錯誤,不論大罪小錯,一律是拿大木棍一棍打死。乾脆利索,童叟無欺,只一棍便取將屬性命,絕不拖泥帶水,故稱〃馬一棍〃。
到了馬一棍的軍營,王輔臣、吳應熊等兄弟們坐定,飯局這就開鍋了。兄弟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其樂融融。正融融著,王輔臣端起飯碗,正要吃,嗯……夾雜在雪白的米飯當中,有一隻死蒼蠅。
當時王輔臣心裡那個噁心啊,正想說出來,可突然一轉念,不能說,這是廚子做飯注意力不集中,吊兒郎當,再加上廚房衛生不達標,結果讓蒼蠅混了進來。如果自己說出來的話,那馬一棍一生氣,鐵定一棍子打死廚子,就為了自己吃一頓飯,讓廚子搭進一條性命去,這個……不大妥當吧?
這樣一想,王輔臣就把飯碗放下,想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把蒼蠅挑出來,這事就過去了。卻不承想,王輔臣身邊坐著一個眼尖的軍官,那廝吃著自己碗裡的,盯著王輔臣碗裡的,冷不丁看到王輔臣飯碗裡的蒼蠅,急忙提醒王輔臣:〃喂,老王,你瞧瞧你的碗裡有什麼?一隻黑又亮的蒼蠅耶……〃
王輔臣心裡大急,生怕這個軍官把事嚷嚷開,連累到廚子性命,就急忙眨眼擠眉,示意那軍官小點兒聲。可那軍官哪考慮了這麼多,他好心提醒王輔臣,卻看王輔臣居然是一副為難的模樣,分明是不樂意將那隻蒼蠅從米飯裡挑出來。軍官心裡有氣,就說道:〃喂,老王,你啥意思?不會是想把蒼蠅也吃了吧?〃
王輔臣這時候只能是硬著頭頂強撐著,曰:〃咱們當兵的人,啥苦沒吃過?啥罪沒遭過?在戰場的時候,兩軍相搏,血肉模糊……那節骨眼上,你連蒼蠅都沒得吃啊……〃
那軍官聽得更是詫異:〃如此說來,老王,你真的敢把這隻蒼蠅吃了?你吃,你要是敢吃的話,我輸你二十兩銀子!〃
第66節:蒼蠅的智慧(2)
銀子……銀子不銀子的,王輔臣倒也不放在心上,只是他擔心再鬧下去,讓馬一棍聽到,那廚師可就沒命了。為了一條人命,他只好一咬牙,端起飯碗:我吃我吃我吃吃吃……閉著眼睛,真的把蒼蠅吃下去了。
為了救人一命,王輔臣心甘情願地吞吃蒼蠅,這種仁慈善良,應該感動老天了吧?
沒那事,老天才不理你個槌子!
當時吳三桂的侄子吳應熊,就坐在王輔臣的邊上,他眼睜睜地看著王輔臣把蒼蠅吃下去,越看越噁心。心說這老王他媽的什麼人啊,錢迷了心竅了?就為了二十兩銀子,你至於嗎……厭惡之下,他拿手拍了拍王輔臣:〃喂,老王,你行啊,為了二十兩銀子,你連蒼蠅都敢吃,佩服,佩服,要是再給你二十兩銀子讓你吃屎,你吃不吃?〃
〃你他媽……〃王輔臣登時就火了,你說我就是想救人一條性命,怎麼這些人就不肯理解我呢……受了那麼大的委屈,遭受到這麼多的羞辱,王輔臣的忍耐底線終於斷裂,〃砰〃的一聲,他將桌子一掀,操起刀子就要殺吳應熊,吳應熊眼見得王輔臣真的火了,好漢不吃眼前虧,掉頭狂逃……
王輔臣的不幸遭遇,告訴我們這樣一條簡單的人生哲理:善良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有些人不知道這個道理,那只是因為他們並非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善良,從未曾真正地為自己的善良埋過單……而帝王之術的運用,就是要找到這些自以為善良的人,然後幹掉他們。
第67節:年輕人成長的凱歌
年輕人成長的凱歌
王輔臣是自以為自己善良,而吳三桂則是自以為自己忠心,僅僅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