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婦孺,經不住事兒,本侯這便得立刻啟程趕回去了。此番過來尋您是有一事相求……我二弟,本侯想一併將他帶回京城去養傷。”
鄭修看他一臉的表情凝重,話也說的很重,就猜想京城的武家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雖然說他是有點覺得武青林太過誇大了——
武家在京的盡是婦孺這不假,可單就武老夫人來說,就不是個泥塑的菩薩,一般的事還真不至於是這老太太扛不住的,何況武家還有個出了名刁鑽又不受管制的王妃親妹妹。
但武青林這麼說了,他也不便反駁,只是有些遲疑:“武參將的傷勢不輕,現在還沒完全穩定下來。侯爺不放心想接他回京養傷這樣也好,畢竟京城裡有太醫可以照拂,相對的好藥也多些,可侯爺家中急事您可以先走,武參將的話……不如讓他多留些時日,等傷勢穩定了本帥再派人護送他回去,這樣也可免於顛簸,穩妥些。”
他這是一番好意,武青林卻是想也不想的拒絕:“不用了,省得來回麻煩,還是本侯直接帶他回去吧,多謝鄭將軍好意。不過我二弟現在有軍職在身,他要離開軍中不能擅自行動,本侯此來是想求鄭將軍替他寫封信說明一下情況,本侯好帶回吏部去給朝廷交代。”
他把話說的很客氣,而實際上從這趟他來了元洲城之後鄭修就覺得他的態度明裡暗裡都很有些疏離了。
“這個自然沒有問題。”他頷首,見武青林的去意已決,這便轉到案後去提筆寫了一封交予吏部說明情況的信函,只是給吏部替武青鈺告假的,而不是寫給兵部請求將他調離軍中的。
武青林把信接過去收好。
龔明喆從旁盯著他默默地看了許久。
武青林曾經和他在一起共事數年,對武青林這個人龔明喆自認為是比鄭修更瞭解的,所以他是比鄭修更加敏銳的知道武青林這次過來之後的態度很冷淡,甚至於……
也還隱約的帶了些不滿和怒氣的。
等武青林把信件收好,他便定了定神走上前來:“你們準備什麼時候啟程,武二弟身上帶傷,穩妥起見我再安排些人手護送吧。”
“這就不用了,我帶過來的人手夠用了。”武青林拒絕,說著就又沉吟了一聲,再次正色看向了鄭修,“鄭將軍,我二弟此次回京之後應該是不會再回來了,所以軍中他的職缺您莫要留著,儘快找可信之人補上吧。現在時機比較敏感,兵部那邊暫時也不用您出面替他說明此事,以後等他的傷養好了,本侯和他都會自行上書請求朝廷的調令。”
如果說前面他就只是態度比較客氣冷淡的話,那麼這番話出口,就明顯是要和他鄭修劃清界限的意思了。
鄭修眉心一跳,不由的倒抽一口涼氣,不禁就有些急了,上前兩步道:“侯爺這是何意?武參將的軍銜是朝廷所授,這幾年他在軍中辦事也一向穩妥,而且鄭某也並非容不得人的人……如果是因為這一次的事故,那只是意外……”
“偶爾一次確實可以用意外解釋,但如果以後這樣的事發生的次數多了,那便不好說了。”武青林直接抬手打斷他的話,語氣公事公辦,雖然依舊是客氣的,言辭之間卻都透著話裡有話,“總歸鄭將軍的為人本侯是信得過的,也很珍惜與您同朝為臣的這段緣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武家今日急流勇退才是對咱們彼此雙方都最為有利的局面。此事上面,我意已決,將軍也不必再勸說。另外,本侯素來敬重鄭將軍的為人,所以有些話以前覺得其實是無需當面言明的,但是最近斟酌良久,又覺得還是當面說開的好……三年前本侯回京服喪,鄭將軍來元洲城擔當大任,我武家上下並無半分怨言,也沒有對您存過一分一毫的戒心,這一點上,請您相信武某的人品和誠意。另外今年年初本侯除服歸朝,確實有上奏朝廷請求陛下安排差事的,那也僅僅是做了身為臣子的本分,不想一直賦閒在家空享俸祿,當時我確實上過摺子,但那摺子就只是例行公事,絕非是衝著您和這元洲城的兵權來的。”
鄭修聽他義正辭嚴這一番解釋,臉上的表情已經整個僵在那裡,冰凍凝固了一般。
隨後,他才壓抑住憤怒,連忙解釋:“侯爺這其中是不是對鄭某有所誤會?您說沒有和本帥爭權之心,本帥又豈是那種蠅營狗苟之輩?年底小女回京過年本帥就有讓她帶過一道請辭的摺子進京面聖的。說實話,在鄭某心中,你們定遠侯府駐守南境才是最佳的選擇,無論從作戰經驗還是在軍民之中的威望口碑上……”
他這麼一說,武青林就笑了。
“雖然鄭將軍過謙,我武家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