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病情,都需經過宋美齡的允許,才可以對蔣介石講。
蔣介石的身體每況愈下。稍微活動一下,就感覺氣喘,喘氣 時舌頭外伸,缺氧厲害。晚上,經常會因為氣喘不止,覺得胸悶,就得到陽臺外吸幾口新鮮空氣再回來睡覺。到了7月前後, 蔣介石連吃飯都要停頓好幾次,要喘幾分鐘氣,才能夠繼續進食。有幾次,甚至吃到一半,竟然會全部吐出來,這都是心臟病要發作的前兆。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好去外國請專家會診。那年7月19日,官邸推派盧光舜去美國請臺灣早年留美的優秀醫學專家餘南庚回來。他曾經擔任過美國心臟醫學學會的會長,是臺灣留美人員中頂尖的人才。可是三天後,臺北陽明山中興賓館卻發生了驚天動地、上下大亂的事情。
7月22日中午,副官照顧蔣介石吃午飯,沒有想到他不但胃口不佳,邊吃還邊大口喘氣,吃到一半,因為反胃,吃進去的東西全都吐出來了。醫官們怕他的心臟會突然發病,就去榮民總 醫院聯絡安排蔣介石住院事宜。午睡以後,蔣介石感覺胸口發悶,醫生立即將他移到房間的臥榻上休息。正在副官將他抱起放到臥榻上時,蔣介石突然昏厥過去。官邸頓時一片混亂,副官也不會開氧氣裝置,緊急把醫生找來。怕送醫院路上出問題,醫生們只好當機立斷,在中興賓館成立一個急救站,動員“榮總”的醫生、護士,來回奔波,將蔣介石從陰陽交界處搶救回來。
“老先生能不能過這一關,完全看能不能撐過最初的兩個禮拜。”這是醫療小組成員對心臟冠狀動脈病症的一種經驗之談。
正在危疑絕望之際,有位醫官發現蔣介石似在唸念有詞。他讓翁副官趕緊聽聽說什麼。
翁副官立刻湊近蔣介石的嘴巴邊,細細聽著他猶如囈語的每一個字:
“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反攻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