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羅及諸淨水,並無主攝諸供具等,皆可供養。無餘財物,應如是行。如現實有而不能捨,作是念雲:‘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等同《博朵囀》雲:‘於一穢螺杯中略擲少許香草念雲: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諸生盲欺明眼者。’又如《撲穹囀》雲:‘我於最初供養香草,其氣辛辣;次有四合長香供養,其氣甘美;現在供養,若沉水香、嘟嚕迦等,其氣香馥。’若於微供輕而弗供,則永生中終是唯爾。若縱微少,發起殷重,漸得上妙;應如此師行持修學。傳說此師每配一次,須用二十二兩金之香。若諸已得資具自在大菩薩眾,尚化其身為多俱胝,於一一身,復各化現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經無量劫,供養諸佛。諸由少許相似功德,便生喜足,雲:我不於此上希菩提者,是於正法極少知解,造次亂言。以是應如寶雲經中所說而行,如雲:‘應當聽聞諸契經中所有如是廣大供養,廣大承事,由其最勝真實善心,增上意樂,迴向諸佛及諸菩薩’。
隨念悲故,亦應安立於諸眾生於是道理者,謂由悲愍隨能安立諸餘有情,令受歸依。
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餘方便者,謂隨作為何種所作,隨見何等緊要重事,應依三寶及興隨順三寶供養,於一切種,不應依止不順三寶邪道等儀;一切時中應當至心歸憑三寶。
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一、攝分所出勝利。二、教授所出勝利。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雲:‘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攝波羅密多論亦云:‘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二、獲大歡喜者,如念集中雲:‘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皈依佛者,此是人所得。’於餘二寶亦如是說─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者,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
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窩》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俱舍釋雲:‘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
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雲:‘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有者輕微,有者罄盡。
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
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如經雲:‘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
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
八、速能成佛者,如師子請問經雲:‘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如是憶念諸勝利故,於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者:身命受用,定當舍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展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舍歸依語。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如是六種共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