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往上一簪,行了,頭上算是利索了
晃晃腦袋,還行,比我那頂將軍盔輕多了。
“師叔祖,您的拂塵”鏡元恭恭敬敬的把我那柄白玉拂塵捧過來。
“行了走吧”一手懷抱白玉拂塵,我衝鏡元點點頭,很有點兒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架勢。
“是”鏡元應了一聲,然後規規矩矩站我身前,跟其他幾個小道士躬身行禮道:“請三七師叔祖移步。”
呼——深深吐一口氣,躲不過,那就上
才出房門,就聽一聲雲板悠然脆響:“三七師叔祖起步”
定睛一瞧,我嘀個天啊好大的排場
院子裡滿滿當當都是道士。各個衣冠整齊,表情肅穆,舉三清傘蓋的,舉符文彩旗的,吹拉彈奏,敲鑼打鼓的,傢伙事兒那叫一個齊全。
幸好咱也算領過兵帶過將的鍛鍊過,否則還真不一定能壓住這場子
“走”一揮手,滿不在意的叫道:“去會會那個玄奘和尚,看他能玩兒出什麼花花來”
“噗嗤”身後跟著的幾個小道士裡有一個沒忍住,捂著嘴笑了。
呃……也是,我這招呼怎麼看也不像是去經辯的,反而像是拉場子去砍人的。
咳……嗯……清清嗓子,咱在鏡元的引導下,走進隊伍當中三清傘蓋之下。
叮呤咣啷,嗚哩哇啦的這就開始奏樂了。
一行隊伍緩緩啟動,向經辯的場地走去。
還好,不遠,就在老君觀正殿廣場上。
就在隊伍剛剛到達廣場邊緣的步道上時,一聲悠揚鐘聲,一個氣精神足的嗓門就是一聲唱名:“三七道長到”
抬眼往廣場中央一看,乖乖不得了啊,更大的場面啊
四四方方的廣場中央,搭起了一處三層高的混元兩儀經臺。
最底下一層十八個道士跟十八個和尚左右各自持旗而立。
二層上九個道士跟九個和尚也是左右分開,圍坐一圈兒拱衛著中間的辯經臺。
三層上只有兩個蒲團,分別放在混元兩儀圖的兩陣眼上。
辯經臺南北東西四邊兒一圈兒遮陽傘蓋,下面案子椅子的擺放的整齊劃一。其中以坐北朝南的一個明黃色傘蓋最為搶眼。不用問,李大帝的位子
再外面一圈是一排排昂然而立的皇城內衛,各個手扶腰刀站的筆直。
最外面一圈,除了和尚道士之外,還厚大量百姓。屬這一圈兒人多,裡三層外三層的,但是在許多官兵衙役的疏導管理下,倒也顯得井然有序。
如今除了李大帝跟長孫皇后等幾個重要人物沒到之外,其他官員什麼的都已經坐在遮陽傘蓋下安靜等候了。岑文字、褚遂良、上官儀等赫然在列。
裡外掃一圈,發現莊子上的人幾乎都來了,老關叔帶隊,雙兒、鐵牛、尉遲剛、剛孜、老泥金、小格魯、蒂斯等等,居然能有百十號人,就連程福之和尉遲寶琳都跟在裡面。
兩相一望,所有人都激動的衝我揮手,老關叔和雙兒一邊用力揮手,一邊抹眼角,怕是又流淚了
鼻子挺酸,衝他們揮揮手,然後在鏡元的帶領下暫時坐在經臺西面的一處休息位子上。
銅鐘長鳴八響,一連串的報名聲起:“江夏王到——、河間王到——、晉王到——、晉陽公主到——、孝德公主到——、文成公主到——、衛公到——、趙公到——、梁公到——、英公到——、盧公到——、鄂公到——…………”好長一串,反正認識不認識的王公勳貴幾乎都進場了。
之後又等了幾息的時間,李大帝跟長孫皇后也在袁天罡、李淳風的親自引路下,到場入座了。
看這架勢,與其說是經辯,不如說是打擂臺。雖然沒打擂臺那麼血腥直接,但性質上差不多。
煩煩索索的儀式套路又耍了一陣兒,總算是輪到選手上場,鳴鑼開始了。
沒見過唐三藏,有這麼好的近距離接觸機會,自然要好好打量一下。
光頭青噓噓的,不是想象中油光鋥亮的樣子,有四十多歲,沒鬍子,眉毛有點兒稀稀拉拉,面板很黑,而且皺紋不少,本來應該是圓臉,但由於人很削瘦,所以看著變成了橢圓臉。身材不高,比我還矮小些,寬大的衲衣袈裟一穿,有種風一吹就能吹跑的感覺。氣質很安詳,眼皮低垂,上臺很客氣的先衝我行了個合十禮:“貧僧玄奘,見過三七道長。”嗯,有點兒口音,怕是天竺待久了,大唐話說起來還不太習慣。
趕緊規規矩矩行個稽首禮:“貧道三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