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選學的營銷課;有的是點子把商鋪生意作旺;再說還有實習的經驗不是。
主意定了;又仔細想了半天。吃晚飯的當口;周家欣邊吃邊若無其事地說:〃老漢;歇息這幾天我來照看鋪子的生意哈。〃周彬益沒吭聲;估計沒反應過來。老媽倒吃了一驚:〃你來照看生意?你娃先前醬油瓶倒了都懶得扶起來。少搞燈哈(重慶話的意思不要裝怪)好生將息幾天;回小龍坎上學去。課別落得太多。〃老漢也醒悟過來:〃猴崽子;瞎扯啥子喲。做幾天生意?快滾回去唸書!〃
周家欣少爺脾氣發了;把碗一扔不幹了:〃這不是商量嘛;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我看你們作生意好多年了。反正這幾天沒事我告一下。要不然我就不去讀書了。〃只准你發少爺脾氣?周彬益的老爺脾氣也被整發了;心火一下竄上頭;吼道:〃不去讀書了?學不到本事;找啥子活路來幹;喝風吃雨啊!〃老孃看兩個槓子頭就要嗆起來;忙東說西勸;整了半天。最後作了和事姥;〃行嘛;娃兒;明天你跟媽看鋪子。〃周家欣瞅了一眼老漢。周彬益還有點氣沒消:〃這幾天耍完了;快回小龍坎技校讀書哈!〃看這意思是透過了。畢竟是獨生兒子;要耍就耍幾天;也不至於把鋪子搞黃了啥。周家欣這才端起扔下的半碗飯;笑眯眯地大口吃起來。周彬益夫婦互相對視了一眼;都被這小子弄納悶了:真是摔得有問題了?怎麼一點都不像原先萬事不問懶得要命的娃兒。
回到住房裡;周家欣找出紙筆;先把思路捋一捋;埋頭疾書起來。老媽走進的時候;也沒驚動他。周家欣的媽;周彬益的堂客(重慶人對老婆的稱呼)叫寧惠;那原先是長生橋一戶大戶人家的女兒;端莊秀麗;有點文化;待人處事在小什字這一帶是人人豎大拇哥。人到中年的老闆娘;清秀中更是平添一種成熟的風韻。
一杯清香的老蔭茶(西南地區愛喝清熱去暑)端給兒子。周家欣邊喝茶邊遞給老媽一張紙。〃兩江萬家便利店〃寧惠念道;〃哦;是比自己原先的週記雜貨鋪要響亮。想改鋪面的名字?〃〃是啥!小什字這一帶正處在重慶上下半城的交介面;離水碼頭很近;來進貨的郊縣和臨近省市的中小客商無不彙集於此;因此貨鋪眾多。媽;你看啊;單我們這一邊街上:週記;李記;劉記。。。。。。名字千篇一律;貨物大同小異。走一圈分不清;名號響亮;人家才記得起你!〃不說別的;名字就要響亮。前世商家使人視覺疲勞的廣告宣傳;花了那麼多錢哪個不是想把名號打響。至於以後;再擴張圈地;搞連鎖加盟的什麼的;現在不能談;也沒條件。說出來別把老闆娘給雷倒。兩江萬家便利店;不僅要牌子響亮;還要有競爭力。競爭就是弱肉強食;愚敗智勝。我們可以以一貫堅持的平價方式定位大眾批發;以時常搞一;兩種貨物的低價與一點小贈品吸引人潮。客走旺家嘛!當然;貨品必須要全;要新;要好;做到人少我多;人有我全;人全我新;人平我優。憑這後世重慶朝天門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精華商戰方式;還不獨樹一幟;面貌一新;材源茂盛達兩江!
周家欣侃侃而談。寧惠的眼是越聽越亮;臉上笑眯眯心裡甜滋滋。好多生意作法自己也有感覺;不過聽兒子這麼一仔細介紹;原來有這麼多道道。在學校裡學了點東西嘛。周家欣一楞;老闆娘高興的糊塗了;小龍坎技校學得?母子倆一直襬龍門陣到夜十點了;寧惠才在周彬益的催促中離開。
第二天吃了早飯;周彬益要帶周家欣一起去進貨。乖乖;周老闆肯定是被老闆娘吹了枕頭風。周家欣心裡是樂不可支。要去進貨的大老闆當然現在出名還是在重慶商界。不象後世在山城重慶人人如雷貫耳。他正是林蕭號恩波早年起家挑擔賣湯圓人送外號林湯圓。他早就不賣湯圓了;這幾年間妙手頻出;指東打西;縱橫馳騁江湖;已是重慶百貨批發業儼然三大巨頭之一;隱隱還有超越獨霸之勢;越發紅火了。
周家欣初見林湯圓;呆住了。不是被什麼霸王氣度嘿了。而是與他看過的電視劇裡的演的人差別太大了!導演誤人啦。此時的林湯圓身材勻稱;個子倒不是太高;1。65米左右;眼神柔和親切;一頭濃密的短黑髮;哪裡去找白沙(重慶話指大光頭)?原來找個喜劇的光頭大胖子演林湯圓是導演的藝術龍包發揮啊。演林湯圓就要像湯圓啥!你娃懂個剷剷(發船音);你個菜鳥;滾!喜劇;真是喜劇。
周彬益這次進的貨稍微多點。林湯圓上來熱情接待;讓座上茶。還示意周家欣別拘束。不依客大客小;一律熱情周到。這就是林湯圓的過人之處。也是他以後起之秀擠入重慶根深葉密傳統百貨批發業的本事;從賣湯圓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