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說,我只能算是一個真小人吧!”
眾人大笑,還是第一次聽見周大委員長這麼評價自己,挺新鮮的,不過好像是有些道理哈。後來,盧公的烏托邦式的**鄉村實驗區失敗了,周大委員長的工業園卻越來越欣欣向榮,繁榮的不得了,卻證明了一點,在現實的世界中,小人遠遠比聖人管用哈!
吃完飯,應張大叔之邀,吳大記者還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像他這種普通工人家庭住的這種三室一廳的公寓樓房子。卻是目瞪口呆,真是傳說中的那種“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神仙般的生活啊!家家都有重慶一般家庭裝不起的明晃晃的電燈,還有電風扇,而且還是自來水!還有衛生間,洗衣服洗澡啥子的方便的不得了;還有廚房……等等,許許多多連吳大記者也沒有見過的生活用品,這下子吳大記者徹底被震住了:硬是比咱家那套老爺子住的吳府都要霸道啊!這還是周大委員長說得只是普通工人住的公寓樓住宅啊?!
看著已經有些暈的吳大記者,周大委員長乾脆描繪起不久後更驚人的美麗前景:隨著貓兒溪上游的小水電站的建立,貓兒石工業園內那座小火電站也將拆除,結束漫天黑煙滾滾與綠化不協調的景象。周大委員長可是個環保人士,被小火電的滾滾黑煙氣得不行(功率也不夠了),乾脆把貓兒溪上游攔壩準備修起一個一萬千瓦的小水電站。技術研究院一成立就建立了一個小水電研究室,已經順利研製出了**第一臺一萬千瓦的小水電成套機組,周大委員長居功至偉,在最關鍵的時候周大委員長甚至親自上陣繞定子、轉子線圈喲!
這座**第一座完全國產的一萬千瓦的小水電站的屆時發電,不僅給貓兒石工業園區的廠礦企業提供了充足的清潔能源,而且將完全改變工業園區人們的生活:將初步實現家用電器化,到時不僅是啥子電燈、電話了,每家都要用上家用電冰箱、空調、電磁爐等等一大批家用電器。這也是技術研究院眼下最重要的一個研究方向。(另一個重要方向不好向外界宣揚全是研究殺人武器的!)
吳大記者完全被周大委員長描繪的這幅夢幻般的美好前景給迷住了:這個山城公認的神奇小子到底還有多少神奇喲!吳梅徹底激起了探詢究竟的強烈的好奇心。
“那乾脆我們到貓兒溪上游看看那座正在加緊建設的**第一座一萬千瓦的小水電站工地吧!”吳大記者不顧午後山城炙熱的日頭,提議道。
一個姑娘家都不怕曬黑,老爺們怕個鳥啊!於是一眾人騎上腳踏車,頂著大太陽朝貓兒溪上游的小火電站工地出發了。這一路的貓兒溪沿岸都被整治過了:柳樹青青,芳草萋萋,樹蔭下石桌石凳間雜,不少工人家屬或下棋,或打么地人(川渝一種很流行的三人玩的紙牌遊戲),或臨溪垂釣,或乾脆就在樹蔭下襬張竹涼椅假寐一番……好一幅清溪閒趣圖啊,把吳大記者一路上羨慕得不停地誇讚。眾人倒是見多不怪了,心想跟著好吃會耍的周大少那日子還會差啊?
“大委員長啊,又去看小水電站啊?一會兒回來的時候把你劉大爺釣的鯽殼子(二兩左右的小鯽魚)拿一些回去弄起吃哈!”一個可能是跟周大委員長熟識的釣魚老者看見這一眾人對騎行的周大少喊道。
“劉大爺,曉得了,今天收穫啷個樣?別給我了你沒剩兩條了哈!”周車伕也沒停車,邊騎便對溪岸邊柳蔭下坐著的一個老大爺回答道。
劉大爺此時正好釣上一條鯽殼子,站起來把竿線收攏撿魚,哈哈大笑:“大爺今天都快釣一桶了,有十來斤!你儘管拿啥。”
“那要的,正好我今天有客人,可以整道好菜招待,我就不客氣了哈。哦,不用專門等我們,大爺到時扔下幾斤鯽殼子放在那裡就行了。我回來時再拿嘛。”話說完人也遠了。
只見劉大爺還在笑眯眯的看著一眾人的身影。
坐在周大委員長腳踏車後座的吳梅一瞬間湧上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那種濃濃的親人般的情感籠罩著她。
遠遠的就看見了一道高七八米的堤壩,把幾十米寬的貓兒溪攔腰截斷了,幾個洩水孔洩流而下的奔騰水柱散發的水汽在陽光的照射下,在水柱上方形成了美麗的七色彩虹,天空中卻是一片湛藍,幾朵白雲點綴著不遠的青山。太美了!所有人停下腳踏車,靜靜欣賞著,感受這種人與大自然和諧的美景。
小水電站的土建實際上都完成了。現在正在安裝除錯周大委員長的技術研究院研製的**第一臺一萬千瓦的小水電發電機組。所有技術人員都忙碌著,也沒人理會在一邊的周大少一眾人。吳梅正納悶,旁邊的管委會慄主任急忙解釋這正是周